念珠菌(45%):
泌尿道真菌感染主要影响膀胱和肾。最常见的病因为念珠菌种,其为人类的正常共生菌,经常从口腔、胃肠道、阴道和损伤的皮肤中找到。然而,所有的致病真菌(如新型隐球菌、曲霉菌种、毛霉菌种、组织胞浆菌、芽生菌、球孢子菌)可作为全身性或播散性真菌感染的一部分感染肾脏。
菌尿及抗生素治疗(17%):
念珠菌下尿路感染主要是因为局部尿路导尿管,一般,虽然念珠菌和细菌感染经常同时发生,但大多数Foley导尿管有关真菌感染随着菌尿及抗生素治疗后。
院内感染(15%):
肾念珠菌病通常是血源性播散,常从胃肠道起源,从肾造口术的导管上行感染,其他长期留置物,支架亦会发生.高危病人是那些患肿瘤,艾滋病,化疗或用免疫抑制药物后免疫功能受损者.这类病人中念珠菌血症的主要院内感染来源是血管内留置导管.肾移植增加了真菌感染的危险性,因为其有留置导尿管,支架,抗生素,吻合漏,梗阻和免疫抑制治疗。
真菌尿路感染,多见于育龄期女性,注意外阴的清洁卫生很重要,尿路感染多有一定的诱因,故应仔细检查患者有无尿路结石,肾或输尿管有无畸形等情况,除药物治疗外,多喝水,保持每天尿量在2000ml以上,这样起到尿路冲洗的作用,对于尿路感染的治疗也很重要,应用中医中药治疗尿路感染已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可以应用如清热解毒的板兰根,地丁,败酱草,车前草等,此外,还应注意加强营养,增强体质。
无尿,尿频,发烧,尿液混浊,腊肠趾,脓尿,尿急,寒战
出现不能解释的念珠菌尿时应及时评价有无尿路结构异常,已证实有念珠菌尿的病人临床可表现为无症状性念珠菌尿,尿道炎和前列腺炎、膀胱炎(伴或不伴粪石形成或气体形成),原发性肾念珠菌病和血源播散性念珠菌病。
与细菌性尿路感染不同,念珠菌尿水平反映了真正的念珠菌性尿路感染,及不仅是导尿管内集落或尿液标本的污染并不知道,通常在出现膀胱炎或刺激和念珠菌尿的高危病人中诊断膀胱炎.来自真菌的物质排出有时可被观察到,膀胱镜和肾脏,膀胱超声有助于发现粪石形成和梗阻。
存在发热和念珠菌尿,有时存在乳头坏死和真菌球排出提示上行性肾念珠菌病的诊断,尽管肾功能常常减退,如无肾后梗阻时严重肾衰很少发生.尿路影像能帮助评价受累程度.念珠菌血培养常为阴性。
1.肋腰点压痛,肾区叩击痛。
2.尿常规检查,尿中白细胞增多,脓尿。
3.尿沉渣涂片染色,找到细菌。
4.尿细菌培养找到细菌。
5.尿菌落计数>10的5次方/ml,有尿频等症状者,>10的2次方/ml也有意义;球菌10的3次方-10的4次方/ml也有诊断意义。
6.一小时尿沉渣计数白细胞〉20万个。
7.血常规示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念珠菌尿对于氟胞嘧啶每日50~150mg/kg每6小时1次口服治疗1~2周有效,但常常出现抵抗.在新的抗真菌衍生物中氟康唑似乎对于真菌性尿路感染最有效,因为其口服生物利用度高,每日一次剂量,进入尿和脑脊液穿透力良好.氟胞嘧啶或氟康唑200mg/d口服应给予无症状性念珠菌尿病人。
未留置导尿管的症状性膀胱炎患者可以氟胞嘧啶或氟康唑治疗1~4周.单剂量的两性霉素B0.3mg/kg静注也有很好的疗效.当长期留置导尿管时,氟胞嘧啶和氟康唑可减少真菌尿,但很少能根除.膀胱冲洗可能有效。
在患肾念珠菌病的病人中,以两性霉素B和大剂量氟康唑(≥400mg/d)治疗与白色念珠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的侵袭性感染初期治疗同样有效.甚至在开始时应用两性霉素B,口服氟康唑亦应在治疗早期取代之。.然而,一些少见念珠菌种对于氟康唑不敏感。
除药物治疗外,多喝水,保持每天尿量在2000ml以上,以起到尿路冲洗的作用。此外,还应注意加强营养,增强体质。
宜吃食物
1.宜吃抗菌消炎的食物;2.宜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3.宜吃膳食纤维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辛辣刺激的食物:辣椒、胡椒、韭菜、花椒;2.忌吃富含油脂的食物:猪油、奶油、肥肉;3.忌吃不容易消化的食物粽子:年糕,米粑。
饮食方面要做到规律、合理,即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为主。选择营养价值高的植物或动物蛋白,如牛奶、蛋类、鱼类、瘦肉、各种豆制品等。各种新鲜蔬菜、瓜果富含维生素,营养价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