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eyao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查疾病 > 五官科 > 耳鼻喉科 > 鼻窦粘液囊肿
概述:鼻窦粘液囊肿
疾病常识
1.病因

免疫反应(30%):

多认为是鼻窦自然开口完全堵塞,窦内分泌物积留,以致逐渐形成粘液囊肿。亦有报告虽无窦口阻塞,而仍有囊肿存在者。据近年来研究,本病是鼻窦粘膜分泌物蛋白含量过高所产生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和免疫反应所致。

渗透压高(30%):

渗透压高即窦内分泌物渗透压增高,吸收水分,导致窦内压力随之增高,进而压迫骨壁。粘液囊肿壁即囊腔膜因受压而变薄,纤毛柱状上皮变为扁平形,粘膜下层可见炎性细胞浸润,有时呈现息肉或纤维性变。囊肿内容为淡黄、棕褐或淡绿等色的粘稠液体,内含胆固醇。鼻窦骨壁变薄或破坏。

激活因子(30%):

同时骨髓中破骨细胞被前列腺素、甲状旁腺素和淋巴细胞的破骨细胞激活因子所作用,致使骨壁破坏。本病多发生于额窦和筛窦,蝶窦者较少,上颌窦者最少。巨大的鼻窦粘液囊肿可侵入眶内和颅内。本病晚期常并发感染,可转化为脓囊肿,其破坏性更大,可引起脑膜炎,脓脊液鼻漏或海绵窦血栓等。

2.预防

1、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重视变态反应因素,及时治疗鼻炎、鼻窦炎,保持鼻腔通畅为预防该病的关键。

2、及早检查、发现、治疗病牙,可预防牙源性囊肿发生。

3、该病采用鼻内或鼻外进路囊肿彻底切除,建立鼻窦鼻腔通畅引流。牙源性者尚需去除病牙,可获根治。

诊断方法
1.症状

黏液囊肿,流泪,复视,视力障碍,眼球突出,眼肌麻痹


1.疼痛:早期可无任何不适,以后粘液囊肿逐渐增大,压迫囊壁,可引起头痛。

2.复视:囊肿发生于筛窦者眼球向外移位,发生于额窦者眼球向外下方移位。若突入眶内可使眼球移位,并有复视、流泪、视力障碍等症状。

3.眶尖综合征:蝶窦粘液囊肿症状复杂,可致眼球突出,并因压迫眶尖而致失明、眼肌麻痹、眼部感觉障碍和疼痛等症征,称为眶尖综合征。

4.内分泌失调:若囊肿向上发展压迫脑垂体,可引起闭经、性欲减退、尿崩等内分泌失调现象;若压迫颈内动脉还可致该动脉发生血栓。

若蝶窦粘液囊肿自然向前壁破溃,粘液排出到鼻腔(自发间歇性清亮鼻溢),则以上症状可暂时缓解,此现象有重要诊断意义。

5.其他:脓囊肿除上述局部症状外还可出现高热及周身不适等症状。

2.检查

1、鼻腔检查可见表面覆有粘膜的肿块隆起于中鼻道内,中鼻甲或筛泡受压移位。

2、蝶窦粘液囊肿于后鼻镜检查时,可见鼻咽顶壁向下突出。上颌窦粘液囊肿,可见下鼻道外侧壁向鼻腔内移位,下鼻甲亦被推向鼻中隔致鼻腔狭窄,甚者面部隆起。

3、鼻窦X线平片和CT定位检查。

4、局部隆起部穿刺:抽出淡黄、棕褐或淡绿色的粘稠液体,镜下见含胆固醇结晶则可做出最后诊断。

治疗方法
1.治疗

施行鼻窦囊肿切除术,并在受累鼻窦与鼻腔间建立宽畅的通道,以利引流、防止复发。筛窦粘液囊肿行鼻外筛窦刮除术。额窦或额筛窦粘液囊肿行鼻外额窦或额筛窦清理术。蝶窦粘液囊肿可行鼻内或鼻外开放术,但不宜刮除窦内粘膜,以免损伤颅底脑膜、视神经、颈内动脉等重要部位,只需扩大蝶窦开口即可。

2.护理

注意适当休息,勿过劳掌握动静结合,休息好,有利于疲劳的恢复;运动可以增强体力,增强抗病能力。

3.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宜吃含有锌元素丰富的食物; 2.宜吃具有利尿作用的食物; 3.宜吃钙元素含量高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干燥的不宜消化的食物; 2.忌吃上火的食物; 3.忌吃寒凉的食物。


1)、新鲜水果和蔬菜,以摄取维生素C和生物类黄酮。

2)、贝类和坚果,以摄取锌。

3)、全谷类和豆类,以摄取维生素B。

4)、葵花子、种子油,以摄取维生素E。

5)、具减充血作用的草药和调味品,例如接骨木花、麝香草和大蒜、洋葱。

展开
疾病介绍

鼻窦囊肿系指原发于鼻窦内或来源于牙或牙根并向上颌窦内发展的囊性肿物。鼻窦粘液囊肿为鼻窦囊肿中最常见者。多发于筛窦,其次为额窦,上颌窦较少见,原发于蝶窦罕见。本病多见于青年和中年人,10岁以下儿童不患此病。本病多为单侧。囊肿增大可累及其他鼻窦。囊肿可继发感染演变成脓肿,危险性极大。施行鼻窦囊肿切除术,并在受累鼻窦与鼻腔间建立宽畅的通道,以利引流、防止复发。筛窦粘液囊肿行鼻外筛窦刮除术。额窦或额筛窦粘液囊肿行鼻外额窦或额筛窦清理术。蝶窦粘液囊肿可行鼻内或鼻外开放术,但不宜刮除窦内粘膜,以免损伤颅底脑膜、视神经、颈内动脉等重要部位,只需扩大蝶窦开口即可。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