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集反应(30%):
ABO血型系统中,孕妇多为O型,父亲及胎儿则为A,B或AB型,胎儿的A,B抗原即为致敏源,Rh血型中有6个抗原,分别为C,c,D,d,E,e,其中以D抗原性较强,致溶血率最高,故临床上以抗D血清来检验,当母亲或新生儿红细胞与已知的抗D血清发生凝集,即为Rh阳性,反之则为阴性,Rh阴性的孕妇,偶亦可被其他抗原致敏而产生抗体,如抗E抗C抗体等,从而发生母儿血型不合。
胎盘破损(20%):
胎儿红细胞正常不能通过胎盘,仅在妊娠或分娩胎盘有破损时,绒毛血管内胎儿红细胞才能进入母体,并根据进入的量,致敏次数,影响到抗体产生的多少及最后引起胎婴儿溶血的轻重等。
其他因素(20%):
血型抗体是一种免疫球蛋白,有IgG、IgM两种。IgG分子量小(7S-r球蛋白),为不完全抗体(胶体介质抗体或遮断性抗体),能通过胎盘,而IgM 分子量大(19S-γ球蛋白),为完全抗体(盐水凝集抗体),不能通过胎盘。Rh、ABO血型抗体能通过胎盘起作用的是IgG。
1.中药治疗: 口服茵陈汤(茵陈、制大黄、黄芩、甘草)每日剂直至分娩,药量遵医嘱。
2.于妊娠周左右各进行天的综合治疗包括葡萄糖及维生素每日静脉注射。
3.预产期前两周开始口服鲁米那,每日次加强胎儿肝细胞葡萄糖醛酸酶与胆红素结合的能力,减少新生儿核黄疸的发生。
母婴ABO血型不合,水肿,流产,肝脾肿大,死胎,核黄疸
轻症者多无特殊症状,溶血严重者,可出现胎儿水肿,流产,早产甚至死胎,娩出后主要表现为贫血,水肿,肝脾肿大,黄疸及核黄疸,症状的轻重取决于抗体的多少,新生儿成熟度及代偿性造血能力等。
主要依靠实验室的特异性抗体检查。
1.孕妇产前应常规查血型,如为O型,而其夫为A,B,AB型者应作特异性抗体检查,阳性者提示已被致敏。
2.Rh血型不合抗体效价>1:32,ABO血型不合抗体效价>1:512者提示病情严重。
3.有条件时可行羊水检查,孕36周以后,羊水胆红素含量>0.2mg%提示胎儿有溶血损害。
争取自然分娩,避免使用镇静、麻醉剂,以免增加胎婴儿窒息机会,做好新生儿抢救准备。娩出后立即断脐,以减少进入儿体内的抗体,并留脐带约10cm长,以备注药或必要时换血用。胎儿出生后,立即从脐静脉注入25%葡萄糖10ml、维生素C100mg、尼可刹米125mg及/或氢化考的松25mg。另留胎盘侧脐血送检血型、胆红素、特殊抗体测定及红细胞、血红蛋白和有核红细胞检查等。
1、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宜吃食物
1.宜吃高热量的食物; 2.宜吃高维生素的食物; 3.宜吃具有增强免疫力作用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2.忌吃热燥的食物; 3.忌吃油炸食物; 4.忌吃过咸的食物。
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应多食用可提高免疫力的食物,如山药、乌龟、香菇、猕猴桃、无花果、苹果、沙丁鱼、蜂蜜、牛奶、猪肝等等,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