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在15种人类支原体中有7种更常见于泌尿生殖道,现概要介绍生殖支原体和解脲脲原体。
1.生殖支原体
生殖支原体外观呈烧瓶状,高0.6~0.7μm,底宽0.3~0.4μm,顶宽0.06~0.08μm,末端有一棒状结构,在一般培养基中不生长,在不含醋酸铊的SP-4培养基中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37℃,能发酵葡萄糖,不能分解精氨酸及尿素,生殖支原体生长非常缓慢,在再次传代培养时生长较快,在液体培养基及有氧情况不可以生长,生长后培养基呈细颗粒状,微浊,在含5%CO2的N2环境中,该支原体可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形成“油煎蛋”样菌落,菌落大小极不一致,直径为20~200μm,可被红霉素和其他一些抗生素抑制,它能黏附于玻璃,塑料以及上皮细胞表面,而且侵犯并进入上皮细胞内,还具有滑动能力,且有吸附人及动物红细胞的能力。
它的基因组有600Kbp,是所有支原体中基因组最小的,其黏附结构(MGPa)为1.4×105膜蛋白质。
2.解脲脲原体
解脲脲原体曾称为T支原体(T-mycoplasmas),属人支原体科脲原体属,有12个血清型分A,B两大群,是能在无细胞培养基内繁殖的最小自由生活型原核微生物,在液体培养基中以球形为主,直径约50~300nm,单个或呈双排列,能通过0.45μm微孔滤膜,无细胞壁,革兰染色阴性,但不易着色,姬姆萨染色呈紫蓝色,与其他支原体不同的生物学特征是其具有尿素酶,可分解尿素,产生氨和CO2,可使酚红的培养基由黄变红,它可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但营养要求高,需供给胆固醇,酵母和尿毒,它有三层细胞膜,内外两层蛋白质,中层脂质,抗原性主要来自细胞膜和尿素酶,脂质部分和尿素酶为其特异性抗原,可作为免疫原诱生特异性抗体(IgM),胞内含核糖体和双股DNA,因无细胞壁,易被脂类溶媒,乙醇,清洁剂,特异性抗体和补体溶解。
(二)发病机制
病原体侵入人泌尿生殖系后,黏附到黏膜细胞表面定位繁殖,可穿入上皮细胞,支原体的致病力低,除产生神经毒素外,不产生剧烈的外毒素,它对细胞与器官的伤害,可能与其分泌有毒代谢产物有关。
病理改变与细菌性所致者相似,解脲脲原体围生期感染最易受累的脏器为胎盘组织,绒毛膜羊膜,胎儿和新生儿肺,脑基本的病理所见为急慢性炎症性病变。
1.疫苗 目前尚未采用。
2.密切接触的体弱者或已有其他较重疾病者,可用红霉素等抗菌药物预防。
3.加强性道德,性卫生的宣传教育,对高危人群及其性伴侣进行检查和治疗。
真性菌尿,尿急,尿频,尿道烧灼感,尿痛,阴道分泌物增多,瘙痒,腹痛,自发性流产,呼吸困难
1.非淋菌性尿道炎(NGU) 有尿急,尿频,尿道烧灼感,尿痛,排尿困难和尿道出现分泌物,尿道外口红肿,沿尿道可有压痛,尿中有多量红,白细胞;尿道分泌物涂片检查无淋病球菌。
2.盆腔炎 多数患者有急性或亚急性输卵管炎,出现下腹疼痛,恶寒发热;下腹紧张,压痛明显,附件区有触痛;血白细胞数增加,有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时,盆腔有肿块,触痛明显。
3.阴道炎与宫颈炎 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瘙痒;阴道与宫颈黏膜充血。
4.孕妇支原体病 子宫炎,不孕,自发性流产,胎儿死亡等。
5.其他 还可引起慢性前列腺炎,附睾炎,男性不育等。
6.围生期感染(解脲脲原体) 可引起死胎,死产,流产,早产,出生低体重儿,存活者主要表现为
①新生儿肺炎:可有急性,迁延性及慢性过程,症状轻重不一,多数为亚临床型和轻型,无临床症状或仅表现为轻度呼吸困难,肺内无啰音或少量细湿啰音,X线胸片有小片状阴影或纹理增粗,少数重者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②新生儿脑膜炎: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无症状或仅有轻,中度发热,吃奶反应稍差,易激惹等,脑脊液常规正常或轻度异常,支原体培养阳性,病程呈自限性,无后遗症,重症者多见于早产儿或极低出生体重儿,临床表现有惊厥或严重抑制,脑脊液常规细胞数增多,中性或淋巴细胞比例增高,严重者可合并脑室内出血或脑室扩大,脑积水。
③败血症:发生率不高,临床症状不典型,仅表现为拒奶,少哭,反应差等非特异性症状。
1.标本采集
男性患者可取泌尿生殖道分泌物,前列腺液,精液,定量培养可取初段尿,中段尿,女性除宫颈和阴道拭子外,羊水,尿道分泌物也可用于检测,若要测特异性抗体,可采集血液标本,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检,一般不超过3h,因支原体无细胞壁,对干燥特别敏感,且代谢产物积累不利于其生长繁殖。
支原体的实验室诊断有培养,特异性抗体检测,代谢抑制试验,DNA探针和PCR技术等,以培养最为可靠,PCR技术最为敏感。
2.分离培养
按患者性别和病变部位不同,分别在无菌条件下采取不同的标本,立即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液体培养基颜色发生变化时就转种到固体培养基。
3.特异性抗体检测
生殖支原体感染部分患者可测出抗体,但敏感性不高,重复性差,未能用于临床,采用ELISA法可检出解脲脲原体的IgM和IgG抗体,较敏感,特异性强,有早期诊断意义。
4.DNA探针技术
此法敏感,因需同位素,难以推广应用。
5.PCR技术
由于其敏感性高,特异性好,现已从实验研究阶段进入临床应用阶段,逐步成为临床快速诊断的重要手段。
内镜检查,可直接观察泌尿生殖系统炎症病变。
泌尿生殖系支原体感染西医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接触隔离,用品消毒,有严重症状时,酌情采用对症处理。
2.抗菌药治疗
首选红霉素,成人1.5g/d;小儿30~50mg/(kg?d);新生儿25~40mg/(kg?d);分3次口服,疗程7~14天。四环素、林可霉素耐药菌株增多,已基本不用。另外,可以选用交沙霉素、多西环素、螺旋霉素、吉他霉素及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泌尿生殖系支原体感染中医治疗方法
偏方:(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方药1:党参、白术、葛根、藿香、黄芪各30克,茯苓60克、炙甘草30克,木香10克。
方药2:黄芪24克,炒白术、白茯苓各16克,鸡内金10克,五味子8克。
方药3:麻黄、薄荷、甘草各4克,杏仁、桑叶、桔梗、连翘各10克,菊花8克。
方药4:生黄芪24克,防风、荆芥、杏仁、桔梗、前胡、白前、浙贝各10克,麻黄、炙甘草各6克。
方药5:紫菀、白前、苇茎、杏仁、瓜蒌仁、胡桃仁、淡苁蓉各10克,竹沥2支,枸杞12克。
1、饮食上应注意清淡,多以菜粥、面条汤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佳。
宜吃食物
1.宜吃具有利尿作用的食物; 2.宜吃具有增加组织免疫功能的食物; 3.宜吃具有消炎作用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盐味较重的食物; 2.忌吃高糖的食物; 3.忌吃油腻的不容易消化的食物。
在饮食上要注意加强营养,多食蔬菜、水果等清淡饮食,补充必要的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如多吃黄瓜、苦瓜、马齿苋等。
尽量不要饮用烈性酒,吃刺激性的食物,忌肥腻、油煎、霉变、腌制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