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eyao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查疾病 > 皮肤性病科 > 皮肤科 > 毛囊炎
概述:毛囊炎
疾病常识
1.病因

感染(35%):

引起毛囊炎的病原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偶有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假单孢菌属和类大肠杆菌,毛发的牵拉,摩擦,搔抓引起的损伤,皮肤的浸渍,局部蜜封包扎及应用皮质激素等是引起毛囊炎的诱因。

免疫功能低下(35%):

免疫功能低下,皮肤卫生差,以及搔抓均可为本病的诱因,非化脓性者多与职业或与某些治疗因素有关,如经常接触焦油类物质或长期应用焦油类,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者,均易患本病。

2.预防

预防

1.生活要有规律,注意休息,养成合理的作息习惯。在生活中还要放松心情,努力提高睡眠质量,缓解生活中的压力。

2.少吃辛辣、肥腻或含糖量过高的饮食多食蔬菜、水果以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保持大便畅通,这可以将身体的毒素及时的排除,利于身体的健康。

3.注意清洁,对于头部毛囊炎,洗护时不要用力搔抓或者挤压,日常的洗头也不要过勤,每周3—4次为宜,过度的清洁反而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4.在生活中尽可能抽出时间进行身体的锻炼,有一个强壮的身体不仅可以提高身体抵抗力,也可以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诊断方法
1.症状

眉毛外侧脱落稀疏而细,眉毛变白,出血性丘疹,瘙痒,丘疹,脓性分泌物,红晕,轻度痛,化妆品的毛发损害,脓疱


皮疹初发于毛囊口,出现针尖至绿豆大小具有痒感的红色毛囊小丘疹,丘疹顶端形成一个黄白色小脓头,周围有炎性红晕,中心有毛囊贯穿,丘疹出现较多,散在分布,互不融合,有轻度痛感,瘙痒明显,一般无全身症状,经过数天,脓头破溃,排出少量脓液渐愈,如反复发作,迁延数周,好转变为慢性毛囊炎,好发于多毛部位,头皮,会阴,腋部,肛周及四肢伸侧,皮疹易继发于脂溢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瘙痒症等疾病之后。

初发为与毛囊一致的炎性小丘疹,周围有红晕,迅速变为脓疱,中心常有毛发贯穿,脓疱如粟粒大小,不相融合,疱壁薄,破后有少量脓性分泌物,自觉瘙痒及微痛,数天后干燥结痂而愈,不留瘢痕,多见于成人,好发于头皮,项部,也见于臀部等处,局部淋巴结可肿大,性质顽固,倾向复发,常迁延多时。

2.检查

毛囊炎检查:

脓液直接涂片革兰染色可查见病原微生物,顽固病例需作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

组织病理为毛囊区的急性脓疱性炎症,慢性者可出现淋巴细胞、浆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

细菌性毛囊炎脓液直接涂片革兰染色可查见病原微生物,顽固病例需作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细菌性毛囊炎组织病理为毛囊区的急性脓疱性炎症,慢性者可出现淋巴细胞、浆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

治疗方法
1.治疗

毛囊炎病西医治疗方法

1.内治法:

⑴可口服四环素、麦迪霉素或肌肉注射青霉素,同时给予维生素B类药物。若反复发作者,可肌注胎盘球蛋白,3周内注射2次。

⑵免疫疗法:对反复发作的慢性毛囊炎患者,可用自家菌苗或多价菌苗注射治疗。

2.外治法:以消炎、杀菌、干燥为原则,酌情选用以下方药:10%硫磺炉甘石洗剂、10%鱼石脂酒精、复方新霉素软膏、5%白降汞软膏、氯霉素亚砜剂外搽。

3.物理疗法:除急性炎症期外,可采用紫外线或超短波照射治疗,每次20分钟,每周3次。

毛囊炎病中医治疗方法

1.中医疗法:

⑴草药外敷:新鲜的公英、地丁、芙蓉花叶、马齿苋、金不换等选1~2种,捣泥外敷患处,每日1~2次。

⑵二味拔毒膏:黄连膏或如意金黄散蜂蜜调膏外敷,每日1~2次。

2.中医偏方:

内治法:初期宜清热解毒,方用五味消毒饮。若患者体表出现散在淡红色丘疹及小脓疱,自觉刺痒疼痛,舌质红,苔厚腻等湿热盛表现者,宜清热解毒利湿,方用金薏汤;若患者素体虚弱,病程迁延,出现面色萎黄,食少纳差,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等气阴两虚表现者,治宜益气养阴、清热解毒,方选蓝芪汤。

预后

性质顽固,倾向复发,常迁延多时。

2.护理

一、饮食上要注意少吃酒类及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反复发作者平时应少吃油腻之物,多食蔬菜、水果,增加维生素,保持大便畅通。治疗或控制毛囊炎,局部以杀菌、消炎、干燥为原则,轻度患者可外用消炎药、硫磺药水等,较严重患者可口服药物治疗。

二、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防止外伤,积极治疗瘙痒性皮肤病及全身慢性疾病。头皮的毛囊炎患者需注意随时保持头皮凉爽,改善过度洗头习惯,并保持睡眠充足,舒缓压力。

 

 

3.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多食蔬菜、水果; 2、宜增加维生素饮食; 3、宜食用清热解毒食物。

忌吃食物

1、忌食营养过丰富类食物; 2、忌食发散类食物; 3、忌食油腻、燥热类食物; 4、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毛囊炎食疗(仅供参考,具体需要询问医生):

1)枸杞叶茶

(原料]枸杞叶100克。

[制法)将枸杞叶加水煎汤,去渣取汁。

[吃法)代茶饮,频频饮用。

[功效]清热解毒,消炎止痒。适用于各种毛囊炎,对湿热型患者较为适宜。

2)冬瓜薏苡仁汤

[原料)冬瓜200一400克,薏苡仁30一50克,精盐适量。

[制法]将冬瓜洗净切块,与洗净的薏苡仁一同入锅,加水适量,煮汤,加精盐调味即成。

[吃法]饮汤吃冬瓜,分数次吃完,隔曰服用1剂,连服3一5剂。

[功效] 清热解目,健脾利尿。适用于各种毛囊炎,适用于各种疖病,对湿热型患者较为适宜。

3、绿豆荷叶

[原料]绿豆50克,鲜荷叶1张,冰糖适量。

[制法]将鲜荷叶洗净切碎,加水适量,煎煮15分钟,去渣取汁,加入洗净的绿豆,一同炖烂,加入冰糖调味即成。

[吃法]日服1次,连服7曰。

[功效]清热解暑,除烦止痒。适用于各种毛囊炎,尤其适合患者夏季食用。

4、二豆百合猪肉汤

[原料]猪瘦肉500克,绿豆30克,赤豆30克,百合30克,精盐、麻油各适量。

[制法]将猪瘦肉洗净切成块。绿豆、赤豆、目合洗净,用清水浸泡30分钟,再与猪肉块一同放入汤锅内,加清水适量,用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炖至豆烂,加入精盐调味,淋上麻油即成。

[吃法]当菜佐餐。

[功效]养血活血,凉血解毒,利水消肿,泽肤除斑。适用于各种毛囊炎,对阴虚湿热型患者较为适宜。

5、苦瓜猪瘦肉汤

[原料] 鲜苦瓜200克,猪瘦肉100完,精盐适量。

[制法] 将苦瓜洗净去核切成抉,猪瘦肉洗净切成片,一同放入锅内,加清水运量烃扬,肉熟后加精盐适量调味即成。

[吃法]饮汤,吃肉和苦瓜。

[功效]除热,明目解毒。适用于各种毛囊炎,也适用于各种疖病,尤其适合患者在夏季食用。

展开
疾病介绍

毛囊炎(folliculitis)是指葡萄球菌侵入毛囊部位所发生的化脓性炎症,中医学根据其发病部位及形状有不同的命名,如大珠疮、发际疮,羊胡子疮、蝼蛄疖、蝼蛄患,蟮拱头等。本病好发于头部、项部,臀部、肛周或身体其他部位,且有复发倾向,常多处发生,性质顽固,迁延难愈。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