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eyao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查疾病 > 内科 > 消化内科 > 阑尾寄生虫病
概述:阑尾寄生虫病
疾病常识
1.病因

1.血吸虫性阑尾炎慢性炎症过程,可出现白细胞浸润,粘膜小溃疡形成,经过长期刺激逐步出现纤维化,肉芽肿形成或粘膜瘢痕狭窄,血管周围病变严重时也可使阑尾血运不良,这些病理改变都可成为急性阑尾炎发病的病理基础。

2.阑尾蛔虫病蛔虫通常寄生在人体回肠,如腹泻,驱虫,妊娠等使肠蠕动异常,肠道内环境发生改变,另外蛔虫又具有钻孔癖性,故可窜入盲肠钻进阑尾发生阑尾蛔虫病,蛔虫进入阑尾腔后可造成阑尾腔梗阻,蛔虫蠕动刺激阑尾壁肌肉痉挛,可引起急性阑尾炎。

3.慢性阿米巴性阑尾炎因阿米巴肠病好发于盲肠,故累及阑尾的机会较多,结肠阿米巴病尸检中,发现4.0%~6.2%有阿米巴阑尾炎,有的形成脓肿或穿孔,单纯阿米巴阑尾炎很少见。

2.预防

1.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洁的生冷食物,生食的蔬菜瓜果一定要洗净后才能食用。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可随地大便,蛔虫病的传播途径为蛔虫排出的虫卵随大便排出体外,继而污染周围环境,又可污染蔬菜瓜果等,一旦吞食,即可感染,要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儿童不要吮吸指头。

3. 在蛔虫病防治上,必须开展卫生宣传教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普查的重点在儿童集体单位(幼儿园,小学), 进行普查,普治,以保障儿童健康,加强粪便管理,改善环境卫生,做好灭蝇,防蝇工作以防虫卵扩散,实验证明虫卵在45--50℃时半小时内死亡,建筑沉卵发酵粪池或采用堆肥方法--就是利用发酵所产生热及从粪尿中分解出来的氨的作用,杀死粪中虫卵。

诊断方法
1.症状

腹痛,脐周阵发性绞痛,继发感染,右下腹压痛,指甲上起小细粒,脓肿,下腹痛,水肿


阑尾寄生虫病引起的急性阑尾炎是常见外科急腹症,很多肠道寄生虫可寄生或进入阑尾腔内。如我国南方血吸虫流行区常见到血吸虫性阑尾炎。北方地区常见到阑尾蛔虫病,此病是肠蛔虫病的并发症之一。阿米巴肠病好发于盲肠,累及阑尾的机会较多。

1.血吸虫性阑尾炎

血吸虫性阑尾炎症状和一般急性阑尾炎一样,但病程块,穿孔率高,且术后出现残余脓肿及肠瘘机会也多,这些特点应引起临床注意。

2.阑尾蛔虫病

腹痛常为脐周阵发性绞痛,远较一般阑尾炎腹痛为重,转移性右下腹痛发生快,固定亦快,开始阵发性绞痛有症状缓解的间歇期,此期称之为痉挛梗阻期,梗阻不解除,阑尾损伤,继发感染产生急性阑尾炎即炎症期,继之阑尾腔内压力增高,阑尾壁缺血,坏死,穿孔,蛔虫可钻入腹腔,引起严重化脓性腹膜炎。

3.慢性阿米巴性阑尾炎

反复发作的右下腹压痛,或有髂窝持久不适感,在伴有化脓感染时,可有急性发作,本病的症状和细菌性阑尾炎相似,往往在术中才能发现,病变不仅限于阑尾,盲肠壁也表现增厚水肿。

2.检查

阑尾蛔虫病 X线钡透可发现阑尾蛔虫征象,纤维结肠镜检查可确诊并可取虫。

治疗方法
1.治疗

1.血吸虫性阑尾炎

术后出现残余脓肿及肠瘘机会多,这些特点应引起临床注意。   

2.慢性阿米巴性阑尾炎

对疑为阿米巴阑尾炎者,应先行抗阿米巴药物治疗,然后再行手术。术中处理阑尾残端困难,术后也容易形成阑尾残端瘘。若冒然手术可使病变扩散,形成粪瘘甚至发生死亡。

2.护理

1.单纯性阑尾炎切除术后12小时,或坏疽性或穿孔性阑尾炎切除术后,如置有引流管,待血压平稳后应改为半卧或低姿半卧位,以利于引流和防止炎性渗出液流入腹腔。

2.饮食:手术当天禁食,术后第一天流质,第二天进软食,在正常情况下,第3~4天可进普食。

3.术后3~5天禁用强泻剂和刺激性强的肥皂水灌肠,以免增加肠蠕动,而使阑尾残端结扎线脱落或缝合伤口裂开,如术后便秘可口服轻泻剂。

4.术后24小时可起床活动,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发生,同时可增进血液循环,加速伤口愈合。

5.老年病人术后注意保暖,经常拍背帮助咳嗽,预防坠积性肺炎。

3.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宜吃酸性的食物;2.宜吃具有驱虫作用的食物;3.宜吃高纤维素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高渣的食物;2.忌吃厚味重的食物;3.忌吃海腥的食物。


现在多主张继续母乳喂养或继续平常已习惯的饮食 ,如粥、面条、蔬菜、肉末、鱼等,可给一些新鲜蔬菜、水果以补充钾。

展开
疾病介绍

阑尾寄生虫病引起的急性阑尾炎是常见外科急腹症,很多肠道寄生虫可寄生或进入阑尾腔内。如我国南方血吸虫流行区常见到血吸虫性阑尾炎。北方地区常见到阑尾蛔虫病,此病是肠蛔虫病的并发症之一。阿米巴肠病好发于盲肠,累及阑尾的机会较多。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