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15%):
患者长时间持续无进食或很少,车厢内供水次数少则更加重饮水量的减少,在上述状况下,患者身体内环境失代偿,出现生理指标的异常(如白细胞计数,血糖,血钾,红细胞压积等)。
性格和精神状态(35%):
患者具有内向或偏执的性格,表现为沉默,孤僻,悲观,对他人有敌意等,具有一定的易感心理素质。患者往往在上车前就具有前途未卜,焦虑不安的心境,大多是首次出门,随身携带有来之不易的创业本钱,处于陌生的车厢内,缺乏人际交流。
环境(30%):
旅途精神病的发病有一定的地理和时间分布规律:地理环境以从内地至乌鲁木齐的兰新线一段最多,这一段处于千里茫茫戈壁,人烟树木罕见,属于干燥的高原气候;时间方面以1月至3月春运高峰期间最多。
1.旅途精神病患者多数为初次乘车旅行,文化程度低,以农民及打工者居多,年龄分布以青壮年为主,乘车时间长,连续不眠时间长。
2.由于列车超员严重,患者所处车厢内CO2浓度高,大部分患者在硬座车厢无座位,他们或站立或困于一隅,身体活动受限,势必极度疲劳。
为了避免旅途精神障碍的发生,建议:
1、内向孤僻的人最好与人结伴而行,遇到问题有商有量,共同解决;
2、对旅途提前作好充分准备,要妥善安排好自己的行程,做到劳逸结合,保证充分的休息和营养;
3、妥善保管好自己的钱物,钱物的丢失是造成旅客精神错乱的重要因素之一;
4、要善于与人沟通,这样在旅途中可得到别人的帮助。
被害妄想,疲劳,忧郁,意识障碍,痴笑,闪回,幻听,焦虑,幻味,自我定向障碍
旅途精神病的临床表现完全符合短暂精神病性障碍的特点,其表现形式多样,吴文源研究分析得出四类症状群:第一类为地点定向障碍,伤人,人物定向障碍,自我定向障碍,时间定向障碍,无法有效交谈,焦虑;第二类是眼神迷茫,无目的行为,其他妄想,幻嗅,毁物;第三类是被害妄想,恐怖,跳车,幻听,胡言乱语,错觉,遗忘,痴笑,理解困难,言语零乱;第四类是关系妄想,哭泣,幻视,幻味,忧郁,从临床分型可归纳为两类:一类以意识障碍为主,一类以思维障碍及行为障碍等为主。
无特殊,神经系统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
①对主动向乘务员反映有头昏、紧张、不安等表现的旅客,除耐心安慰外,改善患者所处旅行环境或条件,充分休息,同时可给予地西泮5mg口服,并注意观察,由专人监护。
②当患者意识障碍较轻,无冲动或兴奋紊乱时,可给氟哌啶醇4mg口服,或氯丙嗪50mg口服,4~6 小时一次,同时加强监护。
③当患者出现恐怖性幻觉、错觉,或有被害妄想时,须注射地西泮剂。
1、营养丰富:多吃营养丰富,好吸收,好消化的食物,多吃高蛋白、多维生素、低动物脂肪食物。
2、新鲜清淡饮食:不吃陈旧变质或刺激性的东西;提倡多食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蔬菜;选择口味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可适当多喝酸奶,蘑菇汤,海带汤,黄花鱼汤。
3、少食发性、刺激食物:少吃牛羊肉,狗肉,鸡肉,鱼虾等发性食物,不吃煎炸熏烤的食物,不吃味重的食物。忌烟、酒,不吃辛辣、粗糙的食物。
宜吃食物
1.宜吃补肾健脾的杂粮粥; 2.宜吃含有维生素丰富的蔬菜; 3.宜吃含有纤维素方法粗粮。
忌吃食物
1.忌吃辛辣刺激性的蔬菜;2.忌吃苦寒,生冷的水果; 3.忌吃发性的肉食。
饮食方面要做到规律、合理,即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为主。选择营养价值高的植物或动物蛋白,如牛奶、蛋类、鱼类、瘦肉、各种豆制品等。各种新鲜蔬菜、瓜果富含维生素,营养价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