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本病患者的基因分析显示有点突变,多见为误义突变,少见为缺失,剪切点和无义突变,约75%是纯合子突变,25%是杂合子突变,突变的结果是使酶与辅酶NADPH的亲和力或与睾酮的结合能力减低。
(二)发病机制
类固醇5α-还原酶(SRD5A)有2种同工酶,即SRD5A1和SRD5A2,二者的氨基酸系列50%同源,位于微粒体,以NADPH为辅因子,催化睾酮转化为作用更强的DHT,SRD5A1基因定位于5p15,有5个外显子,最适pH值为碱性,在肝脏和非生殖器皮肤表达,SRD5A2基因定位于2p23,有5个外显子,最适pH值为酸性,主要在生殖器皮肤和前列腺表达,在肝脏的酶活性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在非生殖器皮肤的酶活性3岁以后已不能测出。
本病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
男性化,盲袋阴道
纯合子患者的典型表现是46,XY男性婴儿具有阴蒂样小阴茎,并向下弯曲,会阴型尿道下裂,盲袋阴道,阴道口与尿道口分开,睾丸分化正常,位于腹股沟管或阴唇阴囊褶内,有附睾和输精管,无子宫和输卵管,射精管开口于阴道盲袋内,前列腺发育不良,到了青春期,血清睾酮达到正常成年男子水平,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男性化:变声,肌肉容量增加,阴茎增大,最高记录可达8cm长,有勃起和性欲,阴唇阴囊皮肤皱褶增多,伴有色素沉着,睾丸增大并下降至阴唇阴囊褶内,但是,无男子乳房发育,无痤疮,无额角发际退缩,胡须,腋毛和阴毛缺如或稀少,前列腺没有出现相应发育和长大,睾丸组织学显示赖迪细胞增生,精子发生缺如或严重受损,精液量,黏稠度,精子密度和活力多数患者不正常,少数患者可以正常。
本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存在不均一性,约55%的患者有会阴型尿道下裂和假阴道,其余的患者可以是尿生殖窦存留,阴茎型尿道下裂或甚至是小阴茎和阴茎尿道。
患者在青春期后血清睾酮水平显著升高,但DHT水平没有成比例地升高,T/DHT比值可高达35~84(正常成年男子为12±3.1),血清LH和FSH水平正常或轻度升高。
杂合子患者尿中C19-类固醇的5α-和5β-还原物(如雄素酮/原胆烷雄酮)比值中等度升高。
遗传基因检查。
(一)治疗
早期诊断对于尽早确定性别取向是十分重要的。SRD5A2基因突变在多数情况下酶活性残存不超过0.4%,少数患者酶活性可保存3%~15%,这些患者外生殖器男性化比较完整,足以使婴儿出生时被确定为男性性别。考虑到青春期转换性别的发展倾向,在新生儿期作出正确诊断对性别决定是重要的。
有人报道1例9个月龄类固醇5α-还原酶2缺乏症患儿,用2%DHT乳膏涂布于腹部,25mg/d,12天后血清DHT水平为2.0µmol/L(58µg/dl),达到了成年男子正常范围。治疗4个月,阴茎长度增长2cm(从1.8到3.8cm),没有发现不良反应。同时应进行阴茎尿道成形术或尿道下裂修补术。但是DHT治疗仍在试验阶段,尚无正式商品上市,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仍有待确定。
对于成年患者,睾酮脂(如庚酸睾酮、十一酸睾酮等)超生理剂量(250~500 mg/周)肌注可使血清DHT水平达到正常范围,并有部分性增强男性化的效果。同时进行外生殖器男性方向的整形。
如果作为女性抚养,外生殖器需进行女性方向整形,同时切除双侧睾丸,青春期年龄后给予雌激素替代治疗。
(二)预后
对于成年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后有部分性增强男性化的效果。
宜吃食物
1.宜吃高蛋白有营养的食物; 2.宜吃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食物; 3.宜吃高热量易消化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油腻难消化食物; 2.忌吃油炸、熏制、烧烤、生冷、刺激食物; 3.忌吃高盐高脂肪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