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eyao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查疾病 > 肿瘤科 > 肿瘤外科 > 泪腺囊样腺癌
概述:泪腺囊样腺癌
疾病常识
1.病因

原发性因素(80%):

由于环境,物理,化学,遗传等因素导致的机体泪腺细胞囊样腺样癌变产生该病。

继发性因素(15%):

由于机体其他部位组织器官的细胞产生癌变产生的癌细胞转移导致该病发生。

 

2.预防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本病预防和治疗的关键。一旦发病,应积极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诊断方法
1.症状

眼球突出,视力障碍,复视,眼球不能随意动,眼面痛


有明显疼痛,眼球向前下方突出,运动障碍,常有复视和视力障碍。

大体形态:此瘤呈圆形或结节状,大小不等,但直径多在2~4cm,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肿块多呈实质性,质地稍硬,无包膜。切面灰白或淡黄色,湿润,部分可见微小囊腔,少数以大囊为主。

2.检查

X线平片或CT扫描可显示骨质破坏。

镜检

肿瘤细胞有两种,即导管内衬上皮细胞和肌上皮细胞。瘤细胞有多种排列方式,筛状结构是此瘤的典型图象。瘤细胞排列成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的上皮团块,其中含有许多大小不等的圆形或卵圆形囊性腔隙,呈筛孔状,与藕的横断面相似。这些小的囊性腔隙多由肿瘤性肌上皮细胞围绕,内含粘液样物质。电镜下观察,腔内含有基板、星状颗粒性粘液样物和胶原纤维,其中胶原原纤维可呈玻璃样,甚至占据整个囊腔,形成透明蛋白圆柱体。

腺样囊性癌中,除筛状结构外,还可见瘤细胞排列密集呈实性小条索、小团块和小导管样结构。小导管样结构由2~3层细胞围绕而成,有时腔内含有红染粘液。实性型腺样囊性癌较少见,往往是部分为较大的实性团块,部分仍为筛状结构或小条索,大团块的中央可发生细胞退变、坏死和囊性变。

治疗方法
1.治疗

手术清除肿瘤。由于本病恶性程度高,易向周围组织和骨质侵润生长,肿瘤无包膜或包膜不完整,手术不遗彻底清除,复发率较高,术后应配合放射治疗。

预后

本病预后较差。

2.护理
3.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2、宜高蛋白饮食; 3、宜高维生素饮食。

忌吃食物

1、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2、忌霉变、腌制食物; 3、忌油腻食物。


1 清淡饮食,禁忌辛辣刺激食物。

2.平时注意保护眼睛,多做些眼部的按摩。

展开
疾病介绍

泪腺囊样腺癌是泪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好发于30-40岁,女性较为多见,病程短期。此瘤呈圆形或结节状,大小不等,但直径多在2~4cm,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肿块多呈实质性,质地稍硬,无包膜。切面灰白或淡黄色,湿润,部分可见微小囊腔,少数以大囊为主。症状表现为有明显疼痛,眼球向前下方突出,运动障碍,常有复视和视力障碍。X线平片或CT扫描可显示骨质破坏。手术切除肿瘤,本病预后较差。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