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昏迷原因很多,除代谢性及颅外其他系统疾病所致的继发性脑功能障碍而出现昏迷外,神经科常见的原因如下:
1.弥散性脑部病变
(1)各种中枢神经系统特异性或非特异性感染,如脑炎,脑膜炎等。
(2)广泛性颅脑外伤。
(3)蛛网膜下腔出血。
(4)药物中毒。
2.局灶性脑部病变
(1)各种颅内占位性病变:
①脑脓肿,硬膜下积脓或积液,脑膜炎,脑炎。
②外伤性急性,慢性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脑内血肿,脑挫裂伤,脑水肿等。
③各种颅内肿瘤或转移瘤;④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性脑出血。
(2)脑血管病:
①脑出血。
②脑梗死或脑栓塞。
③高血压脑病。
(3)颅内压增高综合征。
(4)癫痫持续状态等。
(二)发病机制
意识的维持是脑干-间脑-大脑皮质之间相互密切联系的功能效应,当脑桥上端以上部位的上行网状激活系统受损时,就可出现意识障碍,其机制可能有三:
1.脑桥上端以上水平的网状结构受损,难以向上发放冲动以维持皮质的觉醒状态,因而出现意识障碍。
2.中脑网状结构-丘脑-大脑皮质环路破坏,丧失了维持皮质兴奋性的上行冲动而发生意识障碍。
3.丘脑下部后区和中脑中央灰质受损,破坏了激动网状结构之间形成的环路,而致意识障碍。
此外,机体代谢障碍如缺血,缺氧使去甲肾上腺素合成减少或停止,从而使网状结构,特别是上行激动系统在内的脑组织的神经元的兴奋性极度降低,发生意识障碍,各种类型的酸中毒,特别是代谢性酸中毒(pH 7.O~6.5)可使包括激动结构在内的许多脑组织的突触传递停止,致使网状激动结构与大脑皮质的功能联系丧失,从而发生意识障碍,严重者陷入昏迷,这可能是尿毒症,糖尿病或其他类型酸中毒导致昏迷的重要因素之一。
脑组织本身代谢障碍(如低血糖时脑组织能源供应不足)以及中毒(如有机磷,麻醉剂和镇静剂等)均可影响或抑制上行网状激活系统的功能,引起意识障碍,严重时即出现昏迷。
昏迷情况下可伴发一些特殊的功能障碍,如呼吸节律性调节作用及通气功能发生障碍;瞳孔大小及反应能力以及运动行为的变化,故在意识障碍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从脑电图上反映出来。
1.加强护理,防止并发症。
2.生活支持疗法,洗漱,梳理,皮肤清洁,眼口护理,冷暖衣着,大小便处置均应依情,依症科学地进行管理。
昏睡,昏迷,出冷汗,无力,深昏迷,老年性震颤,抽搐,心律失常,颅内压增高,意识障碍
1.分类 为确定意识障碍的程度,1974年Teasdale和Jennelt制订出Glasgow昏迷量表(Glasgow’s Coma Scale,GCS)现仍在沿用。
最高分是15分,最低分是3分,分数愈高,意识状态越好,量表简单易行,比较实用,但老年人反应迟钝,常得低分。
2.表现及分级 昏迷属严重的意识障碍,按其程度一般分为3级,即浅昏迷,昏迷,深昏迷。
(1)浅昏迷(或称昏睡)状态:病人意识严重不清晰,对外界刺激无任何主动反应,仅在疼痛刺激时才有防御反应,有时会发出含混不清的,无目的的喊叫,无任何思维内容,整天闭目似睡眠状,反射无何变化,咳嗽,吞咽,喷嚏,角膜等脑干反射均存在。
(2)昏迷状态:意识严重不清晰,对外界刺激无反应,疼痛刺激也不能引起防御反应,无思维内容,不喊叫,吞咽和咳嗽反射迟钝,腱反射减弱,往往出现病理反射。
(3)深昏迷状态:最严重的意识障碍,一切反射包括腱反射和脑干反射均消失,肌张力低下,有时病理反射也消失,个别病人出现去大脑或去皮质发作。
此外,还有2种特殊的昏迷状态:
①无动性缄默症(睁眼昏迷):为丘脑,视丘下,上脑干,大脑皮质扣带回或胼胝体损伤,而动眼神经功能保存,病人眼球不时转动,对声音的定向反射和对视觉刺激的瞬目反射存在,但对痛觉刺激的反应甚迟钝,可能仅引起肢体的防御反射,不言,不动,无法交流思想,入睡时间长,有出汗和体温障碍,多尿,为一种植物人状态。
②去皮质状态:病人双眼常睁着,四肢呈去皮质强直(两上肢肘关节,腕关节和指关节屈曲,两下肢直伸,内旋,两足跖屈曲),角膜反射,对声音刺激定向反射,吞咽反射等尚存在,对痛觉刺激的面部表情和逃避反射正常,甚或亢进,有入睡清醒反应,也是一种植物人状态,病变部位为两侧大脑皮质的广泛损害或白质的弥散变性所致。
1.血常规
(1)白细胞:增高应考虑炎症,感染,脱水及其他应激情况;减少要怀疑血液病或脾功能亢进。
(2)血红蛋白:凡怀疑贫血,有内出血者应查此项。
(3)血小板计数:减低应考虑有血液病的可能。
(4)其他:怀疑一氧化碳中毒者应作一氧化碳定性试验。
2.尿常规
(1)大量尿蛋白,伴有红,白细胞管型者应考虑有尿毒症。
(2)尿三胆:尿胆红质(+),尿胆原>1∶20(+),提示有肝损害。
(3)尿糖和酮体检测以鉴别为糖尿病或低血糖昏迷,有无酮症或酸中毒等。
3.粪常规
(1)镜检:腹泻或疑为中毒性痢疾者应作粪便镜检,必要时灌肠或肛指检查,留取粪便标本。
(2)潜血试验,疑有黑便或有内出血可能作粪便潜血试验。
4.脑脊液检查
对疑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均应作脑脊液检查。
(1)压力增高示颅内压增高。
(2)常规和生化(蛋白,糖,氯化钠)检查,肉眼或镜下血性脑脊液,如能排除穿刺创伤所致,应考虑颅内出血;脑脊液检查正常而临床有偏瘫,应考虑有缺血性脑血管病;脑脊液压力高而常规生化正常者,可能是中毒性或代谢性脑病;脑脊液中白细胞增多,则提示感染性或炎性疾患;脑脊液细胞正常而蛋白增高,则可能为颅内肿瘤,脱髓鞘疾病或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3)其他检查:考虑化脓性脑膜炎的脑脊液表现者应作革兰染色涂片找细菌及培养并作药敏测定,怀疑结核性脑膜炎者应作薄膜涂片抗酸染色或用扩增法(PCR)找结核杆菌,怀疑真菌性脑膜炎者,应离心沉淀用墨汁染色涂片找真菌,此外,脑脊液尚可作多种免疫检查如免疫球蛋白,梅毒反应及多种神经递质检查,亦可作细胞检查,
5.其他选择性检查
疑有有机磷中毒者,应查血胆碱酯酶活性;疑有糖尿病昏迷者,应查血糖,尿素氮,二氧化碳结合力,血气分析以及血钾,钠和氯化物;疑为尿毒症者应查尿素氮,肌酐,二氧化碳结合力及血钾,钠,钙及氯化物;疑为肝性脑病者应作血氨及肝功能;疑为肺性脑病者应查血气分析及查pH值;疑有心脏病者应作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或心电示波监护。
6.X线摄片检查
昏迷者如有外伤可疑,摄头颅X线片以发现颅骨骨折,作胸部X线片可发现血,气胸,肺部炎症或肿瘤;腹部X线平片可除外膈下积气或肠梗阻。
7.其他
各种造影(气脑,脑室,血管造影),B型超声及多普勒血管超声图像,放射性核素扫描,脑血流图,CT,磁共振成像(MRI)等辅助检查可帮助了解病变部位及性质,对鉴别诊断帮助较大。
(仅供参考,详细请询问医生)
1.急诊处理原则 将患者安置在有抢救设备的重病监护室内,以便严密观察,抢救治疗,应努力尽速维持生命体征,避免脑及各脏器的进一步损害,进行周密的检查,以尽快查明和去除病因。
2.对症处理
(1)保持呼吸道通畅:应立即检查咽喉部和气管有无梗阻,吸引器吸去分泌物。维持满意的通气、换气功能,吸氧(用鼻管或面罩)。有时放置口咽部通气道可保持咽部开放。在必要时插入气管套管用通气机或麻醉机给氧。凡自主呼吸停止者需人工辅助呼吸(上通气机)。在抢救过程中,应经常作血气分析,一般氧分压至少高于1O.67kPa(80mmHg),二氧化碳分压在4~4.67kPa(30~35mmHg)左右。保证充足氧气的重要性在于避免脑和心脏因缺氧造成进一步损害。
(2)维持循环和脑的灌注压:应立即输液。补充血容量,开辟给药途径,应用调整血管张力药物;如血压下降要及时予多巴胺和间羟胺(阿拉明)药,血压应当维持在10.67kPa(80mmHg)以上。注意心脏功能,如有严重心律失常、心衰或心脏停搏等应作相应处理。
(3)补充葡萄糖,纠正电解质、酸碱度及渗透压失衡:疑有糖尿病、尿毒症、低血压、电解质及酸碱失衡者应抽血检查。给予葡萄糖以高渗为主,一方面可减轻脑水肿,另一方面可纠正低血糖状态,但对疑为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病人,应确定血糖结果后再输葡萄糖。电解质、酸碱度和渗透压这三种不平衡状态对脏器都会造成进一步损害,特别是对心和脑,因此必须视化验结果予以纠正。
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包括昏迷过程、昏迷程度、体温、脉搏、呼吸及神经系统症状、体征等。观察有无偏瘫、颈强直及瞳孔变化等。
2、 体位及肢体护理:病人绝对卧床、平卧位、头转向一侧以免呕吐物误入气管。翻身采用低幅度、操作轻柔、使肌肉处于松弛状态,以免肢体肌关节挛缩,以利功能恢复。
3、 呼吸道护理:病人肩下垫高,使颈部伸展,防止舌根后坠,并保持呼吸道通畅。应准备好吸痰器、吸氧用具等。
4、 注意营养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应鼻饲富有营养的流质,每次250ml为宜,每日6-8次,注意鼻饲护理。
5、 口腔护理:去除假、每日清洁牙齿两次;防止因吞谈反射差、分泌物聚积引起感染;粘膜破溃处可涂溃疡膏,口唇干裂有痂皮者涂石蜡油;张口吸者致呼吸道感染,应将消毒纱布沾湿温水盖在口鼻上。
6、 眼睛护理:眼角有分泌物时应用热毛巾或1-2%温硼酸液泡的脱脂棉擦净。眼闭合不全者应每日用胜利盐水洗眼一次,并涂抗生素眼膏,再用消毒凡士林纱条覆盖加以保护。
7、 皮肤护理:昏迷病人不能自己转动体位,最易发生褥疮,应定时翻身、按摩,每两个小时一次。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有大小便失禁、呕吐及出汗等应及时擦洗干净,不可让病人直接卧于橡胶及塑料床单上,应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平整、无碎屑,被褥应随湿随换。使用的便盆不可脱瓷,盆边要垫上布垫。已有褥疮可用0.5%洗必泰擦拭,保持疮面干燥,可局部照射紫外线等。
8、 泌尿系护理:长期尿失禁者酌情留置导尿管,定期开放和更换,清醒后及时拔除,诱导自主排尿,应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防止尿路感染和褥疮发生。
9、 大便护理:昏迷病人出现随意时往往不安的表情和姿势,可试用大便器,便秘三天以上的病人应及时处理,以防因用力排便,引起颅内压增高,大便失禁,应注意肛门及会阴部卫生,可涂保护性润滑油。
宜吃食物
1.宜吃低糖性的食物; 2.宜吃低脂肪性的食物; 3.宜吃性味平淡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高糖的食物; 2.忌吃高脂肪的食物; 3.忌吃含有酒精的食物。
多以清淡食物为主,注意饮食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