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eyao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查疾病 > 中医科 > 中医综合 > 流痰
概述:流痰
疾病常识
1.病因

病因

多因先天不足,肾气不充,骨骼柔嫩,或外来损伤,致气血失和,风寒痰浊凝聚留于筋骨而发病。成人多因劳倦内伤,肾精亏损,骨骼空虚,正不胜邪,风寒痰浊乘虚而入,侵袭经隧骨髓而成。总之,本病的形成,先天不足,肾亏骼空,是病之本;痰浊凝聚,风寒侵袭,或有所损伤,是病之标。本病在发展过程中,其始为寒,其久为热;当其化脓之时,寒化为热,肉腐成脓;后期则阴虚火旺,虚火灼津;又由于脓水淋漓不断,常出现气血两虚的证候。

2.预防

1、增加营养,提高自身抵抗力。

2、长期卧床,或并发瘫痪者,应注意经常帮助其变换体位和擦浴,预防褥疮。

诊断方法
1.症状

消瘦,脓肿,畏寒,食欲减退,盗汗,肌肉萎缩,失眠,关节肿胀


多发于儿童与青少年。常可有其他部位的结核病史,尤以肺结核最多。发病部位以脊椎最多,其次为下肢髋、膝、踝关节,其次为上肢肩、肘、腕、指等骨关节间。一般多单发。  

初期:骨内虽有病变,但外形症状不明显,不红不热,也不肿胀,仅觉患处隐隐酸痛,继则关节活动障碍,动则疼痛加剧,休息后可减轻。全身症状不明显。  

中期:病后半年至1年以上,病变部位渐渐肿起,病变附近或较远处形成脓肿,不红不热或微红热。脓熟时,患处皮肤出现透红一点,按之应指。  

后期:溃破之后,疮口流脓清稀,或夹有败絮样物质,久则疮口凹陷,周围皮色紫暗,易形成瘘管,难以收敛。如病在四肢者,则肌肉日渐萎缩;若病变在颈椎、胸椎、腰椎者,则四肢强直不遂或瘫痪不用,甚至二便失禁。如病久元气不支,食欲减退,则身体日渐消瘦,精神日渐萎顿,或伴有面色无华,形体畏寒,心悸失眠,自汗;或伴午后潮热,骨蒸盗汗,咽千口燥,食欲减退;或咳嗽痰血,渐成骨痨,预后较差。如脾胃未败,尚有治愈可能。凡病变在大关节者,治愈率较低;若在小关节者,则治愈率较高。  

2.检查

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定夺检查事项。

治疗方法
1.治疗

内治法  

(一)阳虚痰凝患部隐隐作痛.不红不热,肿胀不显,继而关节活动障碍,动则痛甚;伴神疲乏力,食欲减退,畏寒肢冷;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辨证分析:阳气不足,气血亏损,风寒痰浊之邪乘虚侵入筋骨,使骨骼气血失和,寒痰凝集,瘀阻不通,故患处隐痛,功能活动障碍;气血不足,阳气虚弱,故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为阳虚之象。治法:益肾温经,散寒化痰。方药:阳和汤加减。  

(二)痰化热酿脓局部肿胀明显,肤色转红,脓肿形成,按之应指;身热朝轻暮重;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数。辨证分析:风寒痰湿之邪蕴久化热,热邪蚀骨腐肉而成脓肿;精气不足,故虽已化热,而呈潮热;舌红、苔薄黄、脉弦细数为阴虚内热之象。治法:育阴清热,托毒透脓。方药:托里消毒散加减。  

2.护理

1、病人要摄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病灶处于进展期、结核中毒症状明显者宜摄取清淡、可口、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进食多少要根据个人的情况而定,主食、肉、蛋、蔬菜、汤要注意搭配好,多吃一些水果,不要偏食。

2、病情轻,症状少的病人每天也应保证10小时以上的睡眠;室内外活动也不宜过长,以散步为主,以不感到疲劳为度。

3.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宜吃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 2.宜吃铁元素含量高的食物; 3.宜吃维生素C和B含量高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2.忌吃了寒凉性的食物; 3.忌吃盐分过重的食物。


饮食方面要做到规律、合理,即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为主。选择营养价值高的植物或动物蛋白,如牛奶、蛋类、鱼类、瘦肉、各种豆制品等。各种新鲜蔬菜、瓜果富含维生素,营养价值高。

展开
疾病介绍

流痰是一种发生于骨与关节间的结核性化脓性疾病。因其脓形成后,可流窜于病变附近或较远的空隙处形成脓肿,破损后脓液稀薄如痰,故名日流痰。又以其后期可出现虚痨症状,又有骨痨之称。好发于儿童和青年,患者常有肺结核病史。可治疗。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