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eyao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查疾病 > 中医科 > 中医综合 > 癃闭
概述:癃闭
疾病常识
1.病因

湿热蕴结(15%):

过食辛辣肥腻,酿湿生热,湿热不解,下注膀胱,或湿热素盛,肾热下移膀胱,或下阴不洁,湿热侵袭,膀胱湿热阻滞,气化不利,小便不通,或尿量极少,而为癃闭。   

肺热气壅(16%):

肺为水之上源。热邪袭肺,肺热气壅,肺气不能肃降,津液输布失常,水道通调不利,不能下输膀胱;又因热气过盛,下移膀胱,以致上下焦均为热气闭阻,气化不利,而成癃闭。  

脾气不升(20%):

劳倦伤脾,饮食不节,或久病体弱,致脾虚清气不能上升,则浊气难以下降,小便因而不通,而成癃闭。故《灵枢•口问》曰:“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   

肾元亏虚(30%):

年老体弱或久病体虚,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气不化水,是以“无阳则阴无以化”,而致尿不得出;或因下焦炽热,日久不愈,耗损津液,以致肾阴亏虚,水府枯竭,而成癃闭。  

2.预防

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保持心情舒畅,切忌忧思恼怒;消除诸如忍尿,压迫会阴部,外阴不洁,过食肥甘辛辣,过量饮酒,贪凉,纵欲过劳等外邪入侵和湿热内生的有关因素;积极治疗淋证和水肿、尿路及尿路周边肿瘤等疾病,对防治癃闭均有重要意义。

诊断方法
1.症状

排尿困难及尿潴留,少尿,尿闭,排尿不畅,无尿,无力,水肿,腹满,头晕,恶心


本病以排尿困难,全日总尿量明显减少,甚至小便闭塞不通,点滴全无为主要临床表现。起病或突然发生,或逐渐形成。一般在癃的阶段表现为小便不利,排尿滴沥不尽,或排尿无力,或尿流变细,或尿流突然中断,全日总尿量明显减少;在闭的阶段表现为小便不通,全日总尿量极少,甚至点滴全无,或小便欲解不出,小腹满胀,状如覆碗。尿闭可突然发生,亦可由癃逐渐发展而来。病情严重时,尚可出现头晕,胸闷气促,恶心呕吐,口气秽浊,水肿,甚至烦躁,神昏等症。尿道无疼痛感觉。

2.检查

1、癃闭的病史

询问下腹、会阴区绞痛史,了解结石存在与否。

询问癃闭发生速度和病程,前列腺疾患起病缓慢病程长,而后尿道出血、脓肿则速度快病程短。

2、检查

肛门指诊可确定前列腺的大小、质地、表面光滑度、触痛以及前列腺的肿瘤。

3、实验室检查

前列腺液常规检查对诊断前列腺炎重要。

4、器械检查

膀胱镜对膀胱颈部狭窄、结石、肿瘤诊断有助。

X线检查对隐性脊柱裂的发现和脊柱外伤有助。

超声检查对诊断前列腺疾患有助,亦可确定膀胱内尿潴留情况。

治疗方法
1.治疗

癃闭的治疗应根据“六腑以通为用”的原则,着眼于通,即通利小便。但通之之法,有直接、间接之分,因证候的虚实而异。实证治宜清湿热,散瘀结,利气机而通利水道;虚证治宜补脾肾,助气化,使气化得行,小便自通。同时,还要根据病因病机,病变在肺在脾在肾的不同,进行辨证论治,不可滥用通利小便之晶。此外,尚可根据“上窍开则下窍自通”的理论,用开提肺气法,开上以通下,即所谓“提壶揭盖”之法治疗。若小腹胀急,小便点滴不下,内服药物缓不济急时,应配合导尿或针灸以急通小便。

2.护理

1、加强心理护理,体贴安慰患者,消除其紧张情绪,培养乐观主义精神,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对于膀胱湿热型,病室宜清爽、通风、干燥,饮食宜清淡,切忌食辛辣、油腻之物,严禁饮酒。

3、肝气郁滞型,宜加强精神护理,做好疏导工作,使其保持心情舒畅。

4、肾阴虚,宜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暖御寒,忌食生冷。

3.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宜食用含锌丰富的食物;2、宜多吃粗粮。

忌吃食物

1、少吃酸性比较强的食物;2、少吃辛辣肥甘之品;3、少吃生冷食物;4、忌发物;5、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

展开
疾病介绍

癃闭是由于肾和膀胱气化失司导致的以排尿困难,全日总尿量明显减少,小便点滴而出,甚则闭塞不通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其中以小便不利,点滴而短少,病势较缓者称为“癃”;以小便闭塞,点滴全无,病热较急者称为“闭”。癃和闭虽有区别,但都是指排尿困难,只是轻重程度上的不同,因此多合称为癃闭。 本病以排尿困难,全日总尿量明显减少,甚至小便闭塞不通,点滴全无为主要临床表现。起病或突然发生,或逐渐形成。一般在癃的阶段表现为小便不利,排尿滴沥不尽,或排尿无力,或尿流变细,或尿流突然中断,全日总尿量明显减少;在闭的阶段表现为小便不通,全日总尿量极少,甚至点滴全无,或小便欲解不出,小腹满胀,状如覆碗。尿闭可突然发生,亦可由癃逐渐发展而来。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