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45%):
后脱位是由于髋关节在屈曲,内收,受到来自股骨长轴方向的暴力,可使韧带撕裂,股骨头向后突破关节囊而造成后脱位。
严重车祸(30%):
如髋关节处于外展位,股骨大粗隆与髋臼上缘相顶撞,以此为支点继续外展,暴力沿股骨头长轴冲击,可发生前脱位,股骨头可停留在闭孔或耻骨嵴处,如在下蹲位,两腿外展,窑洞倒塌时,也可发生前脱位。
髋臼骨折(5%):
若髋关节在屈曲和轻度内收位,同样外力可使髋臼顶部后缘骨折,股骨头向后脱位,如髋关节在中位或轻度外展位,暴力可引起髋臼骨折,股骨头沿骨折处向盆腔方向移位,叫作中心脱位,很少见。
本病是由于外伤性因素引起,注意生活安全,避免受伤是预防本病的关键。髋关节脱位,应及时诊治。因为有少数脱位会合并髋臼骨折,必须有X线摄片确诊。早期复位容易,效果也较好。陈旧者,多数要手术复位,效果相对不好。此外,治疗不当会引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严重地影响关节功能。
屈髋屈膝及外旋畸形,关节疼痛,髋外侧可见皮下瘀血斑,髋部酸胀不适,大转子叩痛,髋外侧肿胀压痛,大腿以下或膝以下肌肉瘫痪
症状表现:
1.外伤后患髋肿痛,活动受限。
2.后脱位患髋屈曲,内收,内旋,短缩畸形。
3.前脱位,患髋伸直外展外旋畸形。
4.中心脱位,患肢短缩畸形,髋活动受限。
本病的辅助检查方法主要是影象学检查,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1、X线检查:
X线平片是诊断髋部脱位,骨折的最基本方法,大部分的髋关节脱位X 线片都能正确显示,但是,髋关节结构复杂,前后结构重叠,虽然大多数髋部骨折X线片均能确定骨折的有无,但难以显示骨折的确切程度,确切部位,移位的确切方向以及与关节囊的关系,且股骨头向后半脱位,髋臼后缘骨折,关节内小的骨折碎片 ,臼顶骨折,髋臼或股骨头小的撕脱骨折等X 线平片均易漏诊。
2、常规CT:
常规CT 对大多数的髋关节脱位均能做出正确的诊断,较X 线片其优势在于能清楚的显示脱位的方向与程度,更重要的是它能清晰准确地显示髋关节内是否有碎骨片的存在,这一点直接决定着患者的治疗方案与预后 ,如果嵌入的关节内碎骨片不能及时发现与清除,随着时间的延长,患者股骨头缺血坏死率,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明显上升。
3、3D -CT :
CT 的三维重建最大的优点在于立体地显示了关节的表面, 图像逼真,并且可以任意角度旋转图像而获得最佳暴露部位,但3D -CT 本病也有不足之处:
①在髋关节的三维重建过程中,3D -CT 可出现“假骨折”征。
②三维重建空间分辨率差,重建过程中容易丢失图像的细节,移位不明显的线样骨折( < 2 mm) 不易显示。
③对关节内碎骨片亦可出现漏诊。
1.新鲜脱位的治疗
(1)后脱位的复位方法
①问号法(Bigelow's法)
在腰麻下,病员仰卧,助手固定骨盆,髋、膝屈曲至90度,术者一手握住患肢踝部,另一前臂放在腘窝处向上牵引,开始先使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使股骨头离开髂骨),然后一面持续牵引,一面将关节外旋、外展、伸直、使股骨头滑入髋臼而复位(助手可协助将股骨头推入髋臼)。因为复位时股部的连续动作呈“?”形,似一问号,故称“问号法”复位,左侧后脱复位时,股部的连续动作如一个正“问号”,反之,右侧后脱位为一反“问号”。
②提拉法(Allis法)
患者仰卧,助手的动作和术者的位置同上法,复位时术者先将患侧髋和膝关节屈至90°,使髂股韧带和膝屈肌松弛,然后一手握住小腿向下压,另一前臂套住膝后部向上牵拉,使股骨头向前移位接近关节囊后壁破口,同时向内外旋转股骨干,使股骨头滑入髋臼,助手可同时将股骨头向髋臼推挤复位。复位时常可听到或感到一明显响声。此法比较安全。
③复位后的处理
固定:复位后可用单侧髋人字石膏固定4~5周(或平卧用砂袋固定患肢使呈轻度外展内旋位),以后可架拐早期活动,但患侧不能负重,待6~8周后,进行X线检查,显示无股骨头坏死时再负重走路。
④手术复位的适应症
手法不能复位,应考虑及时手术复位。髋臼上缘大块骨折,须手术复位并作内固定。
(2)前脱位治疗原则同前,仅手法方向相反,复位后处理亦同。
(3)中心脱位宜用骨牵引复位,牵引4~6周。如晚期发生严重的创伤性关节炎,可考虑人工关节置换术或关节融合术。
2.髋关节陈旧性脱位
因髋臼内充满纤维瘢痕,周围软组织挛缩,手法复位不易成功。可根据脱位时间、局部病变和伤员情况,决定处理方法。脱位未超过三个月者,或试行手法复位。先行骨牵引1~2周,将股骨头拉下至髋臼缘,再在麻醉下试行轻缓手法活动髋关节,以松解粘连,获得充分松动后再按新鲜脱位的手法进行整复。但切忌粗暴,以免发生骨折。手法复位不成功或脱位已超过三个月者应手术复位。对关节面破坏严重者,可根据患者职业决定做髋关节融合术或人工关节置换术。
宜吃食物
1、宜吃富含弹力蛋白的食物; 2、宜吃活血的食物; 3、宜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容易产气的食物;如洋葱、红薯、芋头; 2、忌吃腌制的食物;如咸蛋,咸鱼、咸肉; 3、忌吃刺激性的饮料;如白酒、黄酒、咖啡、浓茶。
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