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eyao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查疾病 > 精神科 > 恐惧症
概述:恐惧症
疾病常识
1.病因

1、遗传因素:

双生子研究发现同卵双生子比异卵双生子出现恐怖症同病的现象多一些,提示遗传因素可能与发病有关。但也有对恐怖症的家系研究并未发现双生子同病率增加。因此尚无明确证据表明遗传在该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2、素质因素:

患者在病前性格偏向于幼稚、胆小、害羞、依赖性强和高度内向。

3、心理社会因素:

在发病中常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例如某人遇到车祸,就对乘车产生恐惧。可能是在焦虑的背景上恰巧出现了某一情境,或在某一情景中发生急性焦虑而对之发生恐惧,并固定下来成为恐怖对象。对特殊物体的恐怖可能与父母的教育、环境的影响及亲身经历(如被狗咬过而怕狗)等有关。心理动力学派认为恐怖是被压抑的潜意识冲突的象征作用和置换作用的结果。条件反射和学习理论在该症发生中的作用是较有说服力的解释。

2.预防

1、自身素质很重要:

通常情况,患者本人是明知这些观念和思想是不合理的,也明知与自己的人格不相容,但无论怎么努力与之斗争或加以压制,却还是不能摆脱。患者的痛苦也因此而生。恐惧症患者的患病原因并没有最后明确,目前临床最常见的认识是和患者在患病前的自身素质有关联。多数恐惧症患者在患病前是那种谨慎持重、勤恳塌实、做事情一丝不苟的人,他们刻板固执、墨守成规,而且缺乏自信,很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平时生活也是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相对来说,他们心胸狭窄、做事敏感。

2、家属应该积极配合:

对恐惧症患者的治疗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家属的配合。比如说像李先生这种情况,只要他的妻子能明确无误地表示原谅他,那他的症状就会有相当快速的缓解。即使在心理门诊和精神科门诊,医生采取的也大多是行为治疗辅助心理治疗,如要求家庭成员随时提示和控制患者的强迫行为,随时转移患者的注意力、思维取向,使其不能有机会重复思维,等等。

3、患者自己很清醒:

恐惧症在临床分为两大类: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像李先生就属于前者,他不停地自责,不停地想自己当初的问题,还不停地使自己处于禁锢在一个事件思索的阶段。而强迫行为就更滑稽了,患者会反复地重复一个或一系列仪式性动作,如查看门是否锁上、洗手、系扣子……一件事情往往要做上一两个小时,如果在重复过程中被打断,患者还得重新来过,那时候,从事时间会成倍加长,甚至三四个小时都有可能。

以上三点从综合因素向您介绍了恐惧症要注意的问题,希望大家好好掌握它,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身周围的各种对疾病的不利因素,采取措施尽量不要让这些因素成为恐惧症的生存环境,这样可预防恐惧症了。

诊断方法
1.症状

焦虑


恐怖症的核心症状是恐惧紧张,并因恐怖引起严重焦虑甚至达到惊恐的程度。因恐怖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

1、社交恐怖症:

主要是在社交场合下几乎不可控制地诱发即刻的焦虑发作,并对社交性场景持久地、明显地害怕和回避。具体表现为患者害怕在有人的场合或被人注意的场合出现表情尴尬、发抖,脸红、出汗或行为笨拙、手足无措,怕引起别人的注意。因此回避诱发焦虑的社交场景,不敢在餐馆与别人对坐吃饭,害怕与人近距离相处,尤其回避与别人谈话。赤面恐怖是较常见的一种,患者只要在公共场合就感到害羞脸红、局促不安、尴尬、笨拙、迟钝,怕成为人们耻笑的对象。有的患者害怕看别人的眼睛,怕跟别人的视线相遇,称为对视恐怖。

2、特定的恐怖症:

特定的恐怖症是对某一特定物体或高度特定的情境强烈的、不合理的害怕或厌恶。儿童时期多发。典型的特定恐怖是害怕动物(如蜘蛛、蛇)、自然环境(如风暴)、血、注射或高度特定的情境(如高处、密闭空间、飞行)。患者会因此而产生回避行为。

3、场所恐怖症:

不仅害怕开放的空间,而且担心在人群聚集的地方难以很快离去,或无法求援而感到焦虑。场所恐怖性情境的关键特征一是没有即刻可用的出口,因此患者常回避这些情境,或需要家人、亲友陪同。

2.检查

本病无特异性实验室检查指标。

神经系统检查,排除神经、器官器质性病变。对有抑郁症倾向的患者,要做ZUNG氏抑郁量表评分。

治疗方法
1.治疗

1、药物治疗:

减轻紧张、焦虑或惊恐发作,可选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或/和抗抑郁剂,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剂等。

2、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治疗该病的重要方法,常用的有:

(1)行为治疗:

包括系统脱敏疗法、暴露疗法等,为治疗特定恐怖症最重要的方法。其原则包括:一是消除恐惧对象与焦虑恐惧反应之间的条件性联系,二是对抗回避反应。

(2)认知行为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是治疗恐怖症的首选方法。既往的行为治疗方法更强调可观察到的行为动作,长期疗效不甚满意。认知行为治疗在调整患者行为的同时,强调对患者不合理认知的调整,效果更好。尤其对社交恐怖症患者,其歪曲的信念和信息处理过程使得症状持续存在,纠正这些歪曲的认知模式是治疗中非常关键的内容。

(3)社交技能训练:

社交恐怖症的患者常有社交技能缺陷或低估自己的社交技能,因此可以通过一定时间的训练来改善患者的症状。包括:治疗师的示范作用、社交性强化、暴露的作业练习、自我肯定训练等。

2.护理

1、莲子芡实粥:

原料:莲子50克、芡实15克、大米300克。

做法:把莲子、芡实、大米过水洗净。把原料同时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一起文火熬制。待开锅后变小火,再熬一会儿。煮粥时水要多放一些,不要使粥过于稠。

功效:镇静神经,养心安神,有益于加快恢复体力。

2、银耳莲子粥:

原料:莲子、银耳、冰糖、香米、红枣数枚。

做法:把香米煮成粥。可放冰糖用水煮化(糖尿病(糖尿病食品)患者也可不放)。银耳用温水泡发。莲子煮熟去心。然后把银耳、莲子、红枣和化开的冰糖一起放入粥锅里,用温火略煮即成。

功效:营养丰富、进补保健(保健食品),可作为阴虚体质社交恐惧症者的进补食品。

3、莲子百合粥:

备料:莲子、干百合、粳米、冰糖、红枣数枚。

做法:将莲子洗净,泡发,干百合、粳米分别洗干净,与莲子、红枣一同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先用旺火烧开,再用 小

火熬煮,快熟时加入冰糖,稍煮即成。

3.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宜吃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 2.宜吃维生素B2含量高的食物; 3.宜吃维生素PP含量高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含有酒精的饮料; 2.忌吃厚味重的食物; 3.忌吃油腻的食物。


药草茶:

拔地麻茶可以减轻焦虑症,用热水冲服。

避免咖啡因:

反复地经历恐惧感的人,可能对咖啡因十分敏感。咖啡因使恐惧感的部分症状重现。容易产生恐惧感的人,最好从饮食中淘汰咖啡因。含咖啡因的食物包括咖啡、茶、可乐及巧克力。

避免饮酒:

虽然酒精能暂时缓解紧张,但它仅仅是掩饰了症状,下次再发生时你会需要饮更多的酒,其结果是恐惧的根源未解除还产生酒精依赖。

展开
疾病介绍

恐怖症是以恐怖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神经症。患者对某些特定的对象或处境产生强烈和不必要的恐惧情绪,而且伴有明显的焦虑及自主神经症状,并主动采取回避的方式来解除这种不安。患者明知恐惧情绪不合理、不必要,但却无法控制,以致影响其正常活动。恐惧的对象可以是单一的或多种的,如动物、广场、闭室、登高或社交活动等。 本病以青年期与老年期发病者居多,女性更多见。国外报道一般人口中的患病率为6‰(1983),我国各地调查患病率的平均值为0.59‰(1982)。但1969年Agras的研究报告的患病率为77‰。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