眶底骨折薄弱,主要由上颌骨眶突即上颌窦上壁构成,外侧为颤骨眶突,眶底呈一向后上延伸的倾斜平面,其后部为薄弱区,有眶下管及眶下裂通过,该区和筛骨纸板相连,构成眶底的内下壁,其薄如纸,当面中部受外力撞击发生骨折时,眶底冲击,使眶内压剧增,可造成眶底骨折(fracture of orbital floor),这种骨折又称暴裂骨折(blowout fracture),由于眶底下方为上颌窦,眶底骨折常使眶内容疝入上凳窦内。
眼眶下壁骨折多由于跌撞或较大的凸面重物撞击眶下部或直接撞击眼球,眶压突然增高,使眶壁薄弱处破裂所致,本例患者因跌倒于玉米根桩上,撞伤左眼及眶下壁,由于直接和间接的撞击,致使眶下壁内陷,眼球及球后组织嵌入上颌窦腔,由于眼球挤压伤,视网膜血供障碍,视神经挫伤,加重了眼部组织的水肿,缺氧,使视功能明显受损,本例采用自眶内向上提出眼球的方法,这样,可争取时间,尽量减少由于挤压眼球过久,而引起视网膜动脉阻塞的损害,为避免眼球内陷,行眶底骨折硅板置入术,因此,眼部外伤应尽早诊治,尽量考虑外伤后可能发生的一切因素,尽快解决对眼球造成的损害,最大限度地恢复视功能,本例患者常规行眼眶拍X线片时,发现眶底骨折,上颌窦腔密度增高,加上患者家属寻求眼球未果,故手术时,特别留心眼球嵌入上颌窦腔的可能。
眼眶疼痛,眼球突出,眼眶内持续性、针刺或撕扯样痛,眶底爆折,复视
1.眶周瘀血,肿胀
可用眶周皮下及结膜下出血,如眶内出血多,可使眼球突出,眶下缘处常可触及台阶,有压痛。
2.眼球陷没
是眶底骨折的重要体征,造成眼陷没的主要原因是:①因眶底骨折,眶内容连同眼球向下移位或疝入上颌窦腔内;②眶底骨折片移位,使眶腔增大,眶内脂肪支持眼球的量不足所致。
3.复视
暴裂骨折时,眶内窝包括眼下直肌,下斜肌和眶壁肌膜均向下移位,使眼外肌出现垂直方向运动受限而产生复视,如动眼神经受损伤,也可引起复视。
4.眶下区麻木
眶底骨折的骨折片常伤及或压迫眶下神经,引起该神经支配区麻木。
牵拉试验,用镊子夹住下直肌。
X线摄片检查:可选摄华氏位或断层片,观察眶腔,眶底及上颌窦情况。
应及时手术治疗。手术时期以伤后1周左右为宜,因过早手术时伤区组织肿胀未消,过晚则伤部已错位愈合或形成瘢痕,均难以达到满意效果。
手术的目的是使嵌顿的眼球肌组织和脂肪复位,恢复眶腔体积和眼球活动,改善眼球陷没和复视。
手术方法:在下睑睫毛下方作一横切口,切开皮肤和眼轮匝肌,勿切开眶隔,沿眶的表面向下分离,至眶缘,在眶缘的下方,横行切开骨膜,沿骨面剥离眶底的骨膜,显露眶底骨折处。注意保护眶下神经。细心、充分地进行分离,将下直肌、眶内脓性物从嵌顿处解脱出来,使之纳回眶内。用牵拉试验进行检查,直至眼球运动不受限。有眶下缘骨折者应予复位,作骨间结扎固定。眶底有骨质缺损者,可植入骨片或代用品,以重建眶底。
骨折后2-4周,开始补钙,饮食上应由清淡转为适当的高营养,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谱上加以骨头汤、田七煲鸡、鱼类、蛋类以及动物肝脏之类,以补给更多的维生素A、D,钙及蛋白质。适当多吃一些青椒。
宜吃食物
1、宜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 2、宜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3、宜吃富含钙磷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富含油脂的食物;如猪油、牛油、羊油; 2、忌吃容易产气的食物;如红薯、洋葱、黄豆; 3、忌吃容易上火的食物;如麻花、油条。
饮食注意事项:
骨折后1-2周,不建议大量补钙,受损伤后骨的再生,主要是依靠骨膜、骨髓的作用,而骨膜、骨髓只有在增加骨胶原的条件下,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而肉骨头的成份主要是磷和钙。饮食宜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类,忌油腻、辛辣食物;
骨折后2-4周,可以开始补钙了,饮食上应由清淡转为适当的高营养,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谱上加以骨头汤、田七煲鸡、鱼类、蛋类以及动物肝脏之类,以补给更多的维生素A、D,钙及蛋白质。适当多吃一些青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