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eyao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查疾病 > 中医科 > 中医综合 > 酒胀
概述:酒胀
疾病常识
1.病因

病因

胀之因于酒积所伤而得病,主要因为嗜酒无度,湿热伤脾所致,故名。《张氏医通·腹满》:“嗜酒之人,病腹胀如斗,前后溲便俱有血,用利药转加,其脉数而涩。此得之湿热伤脾阴,不能统血,胃虽受谷,脾不输运,故成痞胀。”
2.预防
诊断方法
1.症状

腹部逐渐胀大,尿血,便血,酒后四肢酸痛,脉数,腹围增大,酒后便血


主要症状为腹胀如斗,或见便血,尿血,脉数或涩。病由酒毒所伤,湿热蕴结肝脾,气血逆阻,肝不藏血,脾不统血所致。

2.检查

1、 血常规:血色素、血小板、白细胞降低。

2、 肝功能实验:代偿期轻度异常,失代偿期血清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A/G倒置。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活动下降。转氨酶、胆红素升高。总胆固醇及胆固醇脂下降,血氨可升高。氨基酸代谢紊乱,支/芳比例失调。尿素氮、肌酐升高。电解质紊乱:低钠、低钾。

3、 病原学检查:HBV-M或HCV-M或HDV-M阴性。

4、 纤维化检查:PⅢP值上升,脯氨酰羟化酶(PHO)上升,单胺氧化酶(MAO)上升,血清板层素(LM)上升。

5、 腹水检查:新近出现腹水者、原有腹水迅速增加原因未明者应做腹腔穿刺,抽腹水作常规检查、腺苷脱氨酶(ADA)测定、细菌培养及细胞学检查。为提高培养阳性率,腹水培养应在床边进行,使用血培养瓶,分别作需氧和厌氧菌培养。

治疗方法
1.治疗

治宜健脾理气,清热祛湿,兼养血之法,药用枳实、黄连、炮姜、半夏、茯苓、当归、芍药、阿胶、乌梅、砂仁之类。

治酒胀方――香砂六君子汤[组 成] 人参、白术、茯苓、清半夏、陈皮各 3 克,炒砂仁、藿香各 2.4 克,甘草 2 克,生姜三片。[用 法] 水煎服。适应证] 酒胀。脘腹胀满,恶心不适,纳少作呕。[出 处] 《景岳全书古方阵》。[按 语] 选用本方健脾行气,降逆止呕,可有效地改善酒胀之症。临证时可配用养阴养血之剂,以综合调治为妙。

2.护理

1、饮食上应注意清淡,多以菜粥、面条汤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佳。

2、可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

3、给予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如各种粥类、米汤等。

 
3.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宜吃粗粮膳食纤维的食物; 2、宜吃营养容易吸收的食物; 3、宜吃低胆固醇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不易消化的食物,如糯米,馒头,窝窝头; 2、忌吃高胆固醇的食物,如红烧肉,肥肉,鱼籽; 3、忌吃容易上火的食物,如炒花生,瓜子,辣椒。


1、酒胀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宜清淡为主,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C对胃有保护作用,胃液中保持正常的维生素C的含量,能有效发挥胃的功能,保护胃部和增强胃的抗病能力。因此,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

2、酒胀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忌烟酒忌辛辣。忌油腻忌烟酒。忌吃生冷食物。

展开
疾病介绍

酒胀是指胀之因于酒积所伤而得病,因嗜酒无度,湿热伤脾所致,故名。该症会出现腹胀如斗,或见便血,尿血,脉数或涩等异常表现。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