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多有急起失血、失水,或创伤,或感受邪毒炽盛,或脏腑气机失常、气血壅滞,或药物的过敏反应等病史。
厥脱的病因复杂,病情危重,在积极救逆固脱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原发病的治疗,必要时中西医结合抢救治疗。
面色苍白,少尿,烦躁不安,无尿,弱脉,四肢发冷,表情淡漠,血压下降,冷汗淋漓
临床所见患者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或高热骤降,大汗淋漓,少尿或无尿,脉细弱等证候表现。血压下降。患者病前血压正常者,收缩压降至ll千帕以下;原有高血压者,收缩压较前降低4千帕或较原有水平降压20%。脉压差小于2.8千帕。
1、轻度:收缩压<80mmHg,脉压差<20mmHg。中度:收缩压在50mmHg以下,脉压差<20mmHg。重度:收缩压在30mmHg以下。心率增快,尿量减少(25~30ml/L)。
2、实验室检查:根据不同病因,可参考必要的特异性实验检查,如血气分析、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
3、中心静脉压(CVP):CVP监测只适用于血压下降、CVP降低,临床上判断为心肺功能正常的厥脱患者。
厥脱总的治疗原则为救逆固脱。临床上应结合证候表现,区别气脱、血脱、亡阳、亡阴,分别遣方用药予以救治。另外,气脱与血脱,亡阴与亡阳,关系密切,可以相互影响与转化,治疗时应当注意。
气脱型
【证见】 骤然发生,面色苍白或青灰,四肢厥冷,汗多神疲,气促息微,口淡不甚渴饮,小便色清量少。舌淡,脉细弱。
【治法】 补气固脱。
【方药】
1、主方独参汤(张介宾《景岳全书》) 处方:高丽参,加水,盖严炖20―30分钟,取汁慢慢呷服,渣再加水炖服2~3次。如无高丽参,可用红参或吉林参等代替。若汗多难止者,加北芪,糯稻根,煅牡蛎,水煎服。
2、中成药高丽参注射液,先以4-8毫升加50%葡萄糖液40毫升静脉推注,后接10~20毫升加10%葡萄糖500毫升静脉滴注。
血脱型
【证见】多发于失血之后,面色苍白,头晕眼花,汗出,烦躁,心悸,口干口渴。舌淡而干,脉细数或芤大。
【治法】 摄血固脱。
【方药】
1、主方独参汤(张介宾《景岳全书》)加味
处方:吉林参,炙黄芪,阿胶(烊化)。煎水候稍冷,频服。
若黑便柏油样者,加紫珠草,岗捻根,地捻。吐血、咯血者,加童便50一100毫升(冲服),仙鹤草25克。
2、中成药高丽参注射液,以8毫升加50%葡萄糖液40毫升静脉推注,后接生脉注射液20~30毫升加。10%葡萄糖液500毫升静脉滴注。
亡阴型
【证见】 大汗淋漓,烦躁不安,面色潮红,口渴咽干,尿少。舌红干,脉细数无力。
【治法】 益气救阴固脱。
【方药】
1、主方生脉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加味
处方:西洋参,麦冬,五味子,枳实,生地黄。水煎服,每日2~3剂。
若发热、气粗者,加石膏,西瓜翠衣,天花粉。
2、中成药参麦注射液。10毫升加50%葡萄糖液40毫升静脉推注,后接20—30毫升加10%葡萄糖液500毫升静脉滴注。
亡阳型
【证见】 大汗淋漓,身凉肢冷,面色苍白,神情淡漠,气息微弱,口淡不渴。舌淡润,脉微欲绝。
【治法】 回阳救逆固脱。
【方药】
1、主方参附汤(陈自明《妇人良方》)加味
处方:红参,熟附子,炮姜,大枣,当归,桂枝,细辛,通草。水煎服,每日2剂。
若面红、身热者,属阴阳俱亡者,加麦冬,五味子,生地黄,枳实。
2、中成药参附注射液,先以6-8毫升加50%葡萄糖液40毫升静脉推注,后接10~20毫升为10%葡萄糖液250—500毫升静脉滴注。
3、单方验方抗寒厥脱方(广州中医学院一附院《中医临床诊疗常规》)
处方:高丽参,炮附子,黄精,枳实,炙甘草。水煎服。
厥脱的其他疗法
1、五绝指针疗法(周身多经脉调理加局部选穴刺激治疗)
2、针灸治疗
(1)灸法:直接艾灸或悬灸气海、关元、足三里、膻中穴,每穴4—5壮或20分钟,适用于亡阳气脱者。直接灸大敦穴3-5壮(或隐白穴1-3壮),适用于亡阴气脱者。
(2)针法:取左耳肾上腺区配内关穴,持续电针;取人中、中冲、内关、足三里穴,针刺并用间歇刺激手法。
1、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有规律地进行活动和锻炼,避免劳累。
2、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和紧张。
3、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大便,多食水果及高纤维素食物。
4、避免寒冷刺激,注意保暖。
宜吃食物
1:宜吃润肺养气的蔬菜;2:宜吃安神定惊的坚果粥;3:宜吃大补阳气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生冷的水果; 2:忌吃辛辣的蔬菜;3:忌吃油腻肉食。
厥脱的病因复杂,病情危重,在积极救逆固脱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原发病的治疗,必要时中西医结合抢救治疗。
轻微的时候是需要积极的使用一些药食同源的材料来帮助恢复身体的情况,比如人参、高丽参、附子、黄精等食物。
如果是严重的话就是需要积极的采取中西医结合做治疗的,这个时候是不能进食饮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