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eyao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查疾病 > 中医科 > 中医综合 > 积滞
概述:积滞
疾病常识
1.病因

饮食因素(75%):

小儿乳食不知自节,或喂养不当,乳食无度,或过食肥腻生冷不消化食物,皆可损伤脾胃。

胃肠功能不完善(25%):

小儿胃肠功能不完善,胃处于水平位,并且贲门口闭合不紧,容易导致积食,引起胃肠道不适。

胃主受纳,为水谷之海;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胃受伤,受纳运化失职,升降失调,乳食停滞,积而不消,乃成积滞。病后体虚,脾胃虚弱,也可导致乳食不化,夹滞成疾。 积滞与伤食、疳证关系密切。伤于乳食,日久不消,可变成积,积久不化,郁而生热,耗伤津液可转化成疳,故有“积为疳之母”、“无积不成疳”之说。

2.预防

1、控制饮食,脾胃虚弱,故面黄乏力、不思乳食。脾虚运化失司,则腹满喜按、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腻,脉细滑,均为脾虚夹滞之象。禁食肥甘厚味。给服易消化及有营养的食物。

2、平时小儿进食定时定量。婴儿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加相应辅食。

3、保持大便通畅。易便秘者,每日给服蜂蜜10~20毫升。

诊断方法
1.症状

消化不良,气血不通,腹胀,食积口臭,烦躁不安


1、不思乳食,脘腹胀痛,呕吐物酸臭,大便易稀,味臭如败卵。

2、烦躁不安,夜间哭闹或有发热等症。   

3、有伤乳、伤食史。大便检查,有不消化食物残渣或脂肪球。

2.检查
治疗方法
1.治疗

乳食积滞治则:消食化积。

主方:消乳九加减。

加减:腹胀者,加木香、大腹皮心烦哭闹、手足心热,加胡黄连、茯神;腹胀满。

便秘结,加快实、生大黄(后下)。

主方分析:消乳丸为消导行气之剂。方中神曲、麦芽消食化积,香附、砂仁理气和中,陈皮健脾燥湿。

处方举例:

神曲、谷麦芽、香附、木香、机壳、砂仁、(后下)陈皮、山植、连翘、鸡内金、

2、脾虚夹滞治则:健脾消积。

主方:健脾丸加减。

加减:腹满胀,加大腹皮、积壳;舌厚白腻,加鸡内金、厚朴;呕吐,加半夏、生姜。

主方分析:健脾丸为健脾消积理气之剂。方中人参、白术补气健脾,陈皮、枳实行气和胃,神曲、山植、麦芽消食导滞。

处方举例:

党参、白术、茯苓、神曲、山楂、谷麦芽、陈皮、鸡内金、积壳、甘草。

由于积滞可因各种饮食所伤。伤于乳食,常用山植、麦芽;伤于面食,可用神曲、麦芽;伤于谷食,可用神曲、谷芽;伤于生冷瓜果,可用山枳、陈皮;伤于肉、蛋,可用鸡内金、山植。

【中成药】

1、小儿香橘丹每日3次,每1/2~1丸,开水送服。用于脾虚夹滞。

2、保和丸每日3次,每次1~3克,开水送服。用于乳食积滞。

【简便方】

1、焦山楂、谷麦芽、焦六曲、鸡内金,水煎服。用于乳食积滞。

2、白术,山药,青皮,神曲,水煎服。用于脾虚夹滞。

2.护理

1、饮食上应注意清淡,多以菜粥、面条汤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佳。

2、可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
3.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宜吃维生素E含量丰富性的食物; 2.宜吃雌性动物性的食物; 3.宜吃含有刺激性丰富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寒凉性的食物; 2.忌吃过于咸味的食物; 3.忌吃燥性较大的食物。


控制饮食,脾胃虚弱,故面黄乏力、不思乳食。脾虚运化失司,则腹满喜按、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腻,脉细滑,均为脾虚夹滞之象。禁食肥甘厚味。给服易消化及有营养的食物。平时小儿进食定时定量。婴儿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加相应辅食。应忌辛辣油腻食物,因为肺炎属急性热病,消耗人体正气,影响脏腑功能,易于导致消化功能降低。

展开
疾病介绍

积滞是指小儿乳食不节,停滞中脘,食积不化所致的一种脾胃病证。临床以不思乳食,食而不化,腹部胀满,大便不调等为特征。本病属西医学慢性消化功能紊乱。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