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eyao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查疾病 > 外科 > 骨外科 > 颈丛神经卡压症
概述:颈丛神经卡压症
疾病常识
1.病因

(一)发病原因

颈丛神经根部或合干处的软组织卡压可能是主要病因。

(二)发病机制

解剖学观察,发现锁骨上神经及颈3,颈4神经合干处有多个成串的淋巴结位于神经旁;包绕神经的组织除脂肪外,还有纵横交错的坚韧的纤维组织,中斜角肌,前斜角肌,头夹肌,颈夹肌,肩胛提肌的腱性起始纤维,交叉于颈神经根间,是产生颈丛神经卡压的解剖基础。

2.预防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

诊断方法
1.症状

胸腔出口综合征


以颈部疼痛,不适,颈部,头皮侧方及耳周感觉减退为特征,并可合并有胸腔出口综合征,根据作者近几年对临床病例的观察,其临床症状百分比见。

此外,作者发现约28%的病例合并有胸腔出口综合征。

1.以颈肩部不适为主要症状。

2.以耳周、颈侧方感觉减退为主要体征。

3.排除颈椎病及其他颈部疾患。

4.颈部痛点局部封闭后,症状消失,感觉立即好转,甚至恢复正常。

5.可同时伴有胸腔出口综合征。

2.检查

X线片,可除外颈椎椎体及颈脊柱疾患。

治疗方法
1.治疗

(一)治疗  

1.保守治疗

对来诊患者均于颈部压痛的最痛点做诊断性封闭治疗,其中90%的病例最痛点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与颈外静脉交界处后上方,个别患者最痛点在交界处下方1~1.5cm处。     

局部封闭药物:用曲安奈德2ml加0.5%布比卡因2ml局部封闭后症状大多立即消失,颈肩部即感轻松,但约半数病例第2天症状重新出现,另一半病例3~10天后症状逐渐出现,仅个别病例在数小时后症状重现。  

局封封闭治疗:每周1次,连续4次,并辅以颈椎牵引及神经营养药物,如维生素B1、B6及地巴唑等。经此治疗,半数以上症状完全消失或显著改善。  

2.手术治疗           

对合并胸腔出口综合征的患者,因手部症状较重,大多需手术治疗。术中切断前、中、小斜角肌,同时对颈3、4及颈2、3合干处做松解,并切开包绕神经的结缔组织;在颈5椎间孔水平或稍上方再切断部分前、中斜角肌的腱性部分。术后颈肩部疼痛和不适大多消失,颈部、耳周、锁骨区及肩外侧上方的针刺感觉也恢复正常。本术式切口较低,术中不能探查颈2、3的神经根,因此对需显露上颈椎者,切口可向上延长。  

3.结果

可按以下标准评定:  

优:症状完全消失。  

良:残留部分症状,不影响工作。  

可:症状部分缓解,影响工作。  

差:症状未减轻或加重。  

根据作者的经验,用非手术疗法治疗者的治疗结果优良率约为65%左右,而在用手术疗法治疗的病例中这一比例可高达95%以上。  

(二)预后  

预后尚可。

2.护理

1.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有规律地进行活动和锻炼,避免劳累。

2.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和紧张。

3.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宜吃高蛋白有营养的食物; 2.宜吃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食物; 3.宜吃高热量易消化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油腻难消化食物; 2.忌吃油炸、熏制、烧烤、生冷、刺激食物; 3.忌吃高盐高脂肪食物。


合理膳食。

展开
疾病介绍

颈丛神经卡压症的主要病因是颈丛神经根部或合干处的软组织卡压,以颈部疼痛、不适,颈部、头皮侧方及耳周感觉减退为特征,并可合并有胸腔出口综合征。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