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及毒素的毒性作用(35%)
柯萨基B病毒(Coxsackie B病毒) 临床资料已证实,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主要致病因素是Coxsackie B病毒及其毒素,病毒及其产物经血循环到达回肠系膜引起淋巴结的急性炎症。
细菌感染(25%)
链球菌及金黄葡萄球菌,也是引起本病的重要因素,这些化脓菌及其产物从原发病灶经血行或淋巴途径引起肠系膜淋巴结的急性感染,炎症通常较为剧烈。
寄生虫(3%)
肠道内的细菌及寄生虫 如沙门氏菌,耶尔森菌,血吸虫,阿米巴原虫等,可经肠壁直接侵入肠系膜淋巴结内,引起特殊性炎症,但临床上较少见。
病理特征:
炎症的早期,可见肠系膜内淋巴结肿大,呈暗红色,相互不粘连,触之尚软,可以活动,后期淋巴结逐渐变硬,灰白色外观,同时腹腔内可有少量浆液性渗出液,镜下主要发现为淋巴组织增生,充血及水肿,少数病例,淋巴结呈化脓性改变,可形成脓肿,甚至相互融合成较大的脓肿,溃破后导致化脓性腹膜炎,受肠系膜炎症的影响,回肠末端,盲肠及阑尾等均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存在,一般情况下,腹腔渗出液及肿大淋巴结穿刺做细菌培养大多为阴性。
肠系膜淋巴结炎多属病毒感染,常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程中并发,或继发于肠道炎症之后,因此平时注意预防感冒发热和注意饮食规律。
恶心,腹痛,咽痛,右下腹痛,下腹部反跳痛,脐周疼痛,咽部充血
1.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近期内曾有低热,咽痛及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或就医时正值上感期,表现为腹痛的同时有发热,头痛及咽部充血等(约占42.5%)。
2.表浅淋巴结肿大:颈侧表浅淋巴结可有反应性增大,触诊可及肿大伴有压痛的淋巴结,病愈后肿大的淋巴结可恢复正常。
3.腹部症状与体征:腹部疼痛是患者主要就医的原因。
(1)腹痛发生较急,常呈绞痛性及阵发性的特点,间歇期腹痛明显好转,或毫无不适,照常活动,腹痛部位常较广泛,疼痛可始于上腹,脐周或全腹部,以后局限于右下腹部,常伴有轻度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及腹泻等。
(2)腹部压痛以右下腹部为主,但范围较广泛,压痛明显的部位,经常变化不恒定,左侧卧位时,压痛点也可移向左侧,腹肌紧张较轻或无,反跳痛常为阴性,部分患者在右下腹可触及结节状伴压痛的肿块,很可能是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
1.血常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常不升高或反而降低,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高,若发生化脓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伴明显全身中毒症状时,常有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增多伴核左移。
2.淋巴结活检:剖腹探查时,可在切除阑尾的同时,作淋巴结活检。
3.细菌学检查:取腹腔净液行细菌学培养与药敏试验。
4.B超:声像显示:囊段回肠肠壁增厚,淋巴结肿大,未见阑尾。
5.CT扫描:可见阑尾正常,淋巴结肿大。
6.腹腔诊断性穿刺对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
(一)治疗
急性非特异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应以非手术为主,决定手术应慎重。
1.非手术治疗
考虑到本病时,应积极保守治疗24~48h,如诊断明确,措施得当,一般在24h内腹痛症状及体征可逐渐减轻和好转,具体措施为:
(1)卧床休息,暂禁饮食,严密观察体温及血象的变化,注意腹部症状和体征的发展。
(2)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失调。
(3)采用广谱抗生素,迅速控制感染,中药解毒清热剂也有一定效果。
(4)腹部物理治疗,促进炎症的局限及吸收。
2.手术治疗
经积极非手术治疗后病情无好转,或因考虑同时合并有其他急腹症时,如不能排除急性阑尾炎,则应果断地施行手术治疗。
(1)采用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经右下腹纵切口进行。
(2)适当探查:包括回盲部、阑尾与末端回肠及其系膜,女性病人还要探查卵巢及附件,以明确诊断。对于化脓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多作腹腔引流;当累及邻近肠管时,有时需作受累肠管的切除。
(3)关于阑尾切除:如误诊急性阑尾炎而行手术,术中发现阑尾病变轻,而常规探查发现回肠末端系膜淋巴结散在多个肿大,即可诊断为本病。阑尾无论是否合并炎症或炎症很轻,均应予以切除,以防日后腹痛发作时造成诊断困难。
(4)关于淋巴结活检:多数学者认为取肠系膜淋巴结活检应列为禁忌,因活检后可能带来局部粘连的发生,且此举意义不大。
(5)腹腔渗液:应行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
(6)术后处理:继续应用以抗生素为主的综合措施。若为耶尔森菌属感染宜用环丙沙星治疗,若为鸟-胞内分枝杆菌感染宜用克拉霉素(甲红霉素)治疗。
(二)预后
本病预后良好,常在3~4天内自然缓解。
1.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有规律地进行活动和锻炼,避免劳累。
宜吃食物
1宜吃抗菌消炎的食物; 2宜吃增强人体免疫力的食物; 3宜吃活血止痛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产气的食物;如洋葱、红薯; 2忌吃难消化的食物;如板栗、年糕、粽子; 3忌吃辛辣刺激的食物;辣椒、花椒、胡椒。
肠系膜淋巴结炎多属病毒感染,常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程中并发,或继发于肠道炎症之后。因此平时注意预防感冒发热如:及时添减衣服,进行“冷”锻炼,补充适当的酵素,多运动,提高免疫力和注意饮食规律。如:鱼、肉、蛋、奶及豆制品等,营养价值较高,应注意摄食,以加强蛋白质的合成利用,此外,服用维生素C及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对增强身体提抗力也有一定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