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因素(85%):
Avis(1994)对2565名45~55岁的妇女进行了5年的随访,发现围绝经期长于27周的妇女,患抑郁症的危险增加,Gartrell(2000)对253名围绝经期和绝经后的妇女进行了情绪与孕产次数,口服避孕药,月经状况之间关系的调查,发现40%的妇女在绝经时经历了抑郁,其中仅8%接受了抗抑郁治疗,而46%接受了HRT治疗,提示多数妇女把更年期的情绪问题归结为绝经所致,Borissova(1998)调查了322名绝经后妇女,并以295名非绝经的妇女作对照,结果提示绝经后妇女的抑郁和性生活障碍问题突出,20%抑郁,50%焦虑,13%自我评价非常低。
其他因素(15%):
症状与经济收入,婚姻是否稳定,是否绝经和是否采取HRT密切相关,Bosworth(1999)对581名45~54岁的妇女进行了调查,28.9%的妇女有抑郁症状,该症状与缺乏运动,收入低,服用口服避孕药,绝经症状(睡眠障碍,情绪波动,记忆力下降等)有关,与月经状况无关,Fry(1999)对29名绝经前行预防性卵巢切除的妇女进行调查,结果提示与正常妇女相比,其躯体症状和情绪问题明显突出,对癌症的忧虑并未减少。
发病机制
1.生物学原因
已证实,抑郁症有一定的神经生物学变化基础,主要是大脑神经突触间隙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等神经递质含量减少;同时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甲状腺轴内分泌调节功能的失调有关。
2.社会心理学假设
临床研究证实不良生活事件,如离婚,丧偶,下岗,患病均可导致抑郁症的发生,病情加重并促进复发,长期的生活逆境,如慢性疾病,家庭不和,生活拮据,个性消极被动和缺乏社会支持也可诱发抑郁症。
老年人在心理卫生保健上,应重视以下几点:
①防止老年期心因性疾病的发生:要改善退休老人的福利待遇,提高其物质生活水平,协调其家庭生活,丰富文化生活内容,并减少精神紧张,对已发生心因性疾患者,应充分地重视环境调整与精神治疗。
②防止老年性谵妄:在伴发躯体性疾病的同时,高龄患者易产生老年性谵妄,故应积极早期防止躯体疾病,注意患者对使用的任何药物的耐受情况,当解除了躯体疾患或营养,代谢失调之后,老年性谵妄是可望恢复常态的。
③注意改善脑功能状态,防止一些缺血性脑疾患导致的精神异常,要防止脑动脉硬化的发展,加强脑血循环,必要时可以进行预防性治疗措施,如服用降血脂,减轻血管脆性,促进小动脉扩张的药物等。
④开展老年心理卫生的宣传与咨询,普及医疗卫生常识,增强老年人的适应能力,以早期发现,及时诊治,减少老年人的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
在女性中更年期的机体变化比较显著,女性在45~50岁时,卵巢停止排卵,月经停闭,性腺活动的衰退改变较为突出,随之产生的是整个内分泌系统以及相关的新陈代谢都发生了变化,自主神经也有着明显的失调,因此也影响大脑皮质的高级神经活动,处于更年期的妇女,常有体弱力衰,力不从心以及焦虑,不安感,再加上外貌的日趋衰老和自主神经功能的不稳定,不少人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更年期症状群,少数人,在某些精神创伤的促发下,发生了更年期忧郁状态或偏执状态,在青年时期患有情感性精神病者,处于更年期时也易发病,临床多以焦虑抑郁状态为主要病象,处于更年期阶段的女性,要加强体质锻炼,保证充足睡眠并要注意身心健康,注意防止精神创伤和躯体疾病,对已存在了更年期症状群者,要及时采用内分泌等治疗,对疑有情绪反常,疑虑多端者,应早期检查诊治。
便秘,绝经,幻觉,食欲减退,皮肤瘙痒,抑郁,心动过缓,胸闷,失眠,疲乏
抑郁是一种心境状态,抑郁心境常持续2周存在,并以早上最重为特征,白天逐渐减轻,到晚上最轻,抑郁症是以持续,显著的心境低落,缺乏愉快感和动力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1.典型表现
抑郁表现在情绪,行为和躯体三个方面,情绪症状为显著的抑郁心境;丧失兴趣和愉快感;自信心下降或自卑;无价值感或内疚感;感到前途暗淡;出现自伤或自杀的观念或行为,行为症状为进食障碍,注意力难以集中,躯体症状为睡眠障碍;疲乏;精力下降;性欲减退等。
2.躯体症状
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较多地表现出躯体症状(表1),可涉及全身各系统,如胃肠道症状(上腹胀满,恶心,便秘),心血管症状(心慌,胸闷,早搏,心动过缓,心前区不适),皮肤症状(脱发,皮肤瘙痒)以及运动迟缓等,症状多变,严重程度不一,常导致病人反复就诊,接受多项检查,而阴性的结果又驱使病人再次就诊和进一步检查,如此反复,极大地增加了家庭,社会和医疗负担。
3.精神症状
抑郁症的病人可能出现幻觉或妄想。
4.非典型症状
(1)食欲增加或体重明显增加。
(2)睡眠增加(至少增加2小时余)。
(3)四肢沉重或铅样感觉,有时持续数小时之久。
(4)个性对人际交往中被拒绝特别敏感,以致使社交功能受损,一般来说,非典型症状常见于抑郁发病年龄较早者,并以女性更多见。
5.心境恶劣
是指症状较轻但持续长达数年之久,患者心境抑郁,缺乏兴趣,精力下降,社交退缩,注意力和记忆力下降,感到没有能力,自卑,内疚,易激惹,愤怒,绝望和无助等,心境恶劣的人群发病率为3%~5%,64岁以下的任何年龄段,女性心境恶劣发病率均高于男性。
激素水平监测。
中药治疗:
(1)辨证论治
本病以虚证多见,实证较少,主要病变部位在心脾肝肾。临床首当辨证虚实,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五型辨证论治。
1、肝郁脾虚
主证:多愁善感,悲观厌世,情绪不稳,唉声叹气,两胁胀满,腹胀腹泻,身倦纳呆,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辨证分析:本证因情志不遂,肝郁抑脾所致,情志所伤,肝失条达,脾虚气结,思虑太过,情绪不稳,悲观厌世,唉声叹气;肝气郁滞,气机不畅,故两胁胀痛,肝郁乘脾犯胃,则出现腹胀腹泻,身倦纳呆,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均为肝郁脾虚之象。以多愁善虑廉见善太息,胸胁胀满,腹胀腹泻,身倦纳呆为辨证要点。
2、气滞血淤
主证:情绪抑郁,自杀企图,心情烦躁,思维联想缓慢,运动迟缓,面色晦暗,胁肋胀痛,妇女闭经。舌质紫暗或有淤点,苔白,脉沉弦。
辨证分析:本证因气郁日久,血流不畅,痰血停积所致。以情绪抑郁,思维联想缓慢,面色晦暗,胁肋胀痛,舌质紫暗或有淤点为辨证要点。肝血淤滞,肝失条达,则情绪抑郁,时有自杀企图,心情烦躁,痰血停着,心神不宁,故思维联想及运动迟缓。肝郁气滞。则胁肋胀痛,妇女闭经。面色晦暗,舌质紫暗或有淤点,脉沉弦,均为血淤之象。
3、心脾两虚
主证:失眠健忘、兴趣缺乏、心悸易惊,善悲易哭,倦怠乏力,面色淡白或萎黄,少腹胀满、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
辨证分析:本证因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所致,心血亏虚,心神失养,神不守舍,故失眠健忘,兴趣缺乏,头昏易惊,善悲易哭。脾气虚则倦怠乏力,脾虚健运失职,则腹胀便溏。面色淡白或萎黄,舌淡苔白,脉细弱,均为气血不足之象。以失眠健忘,兴趣缺乏,心悸怔忡,面色无华,舌淡,脉细弱为辨证要点。
4、脾肾阳虚
主证:精神萎靡,情绪低沉,嗜卧少动,心烦惊恐,心悸失眠,面色苍白,纳呆便溏,妇女带下清稀,舌质淡胖或边有齿痕,苔白,脉沉细。
辨证分析:本证因禀赋素虚,久病失养,或劳房伤肾,下元亏损,命门火衰,脾阳得不到温养所致。阳虚阴盛,故精神萎靡,情绪低沉,嗜卧少动。脾肾阳虚,痰饮内停,上凌于心,心神失守,故心烦惊恐,心悸失眠。面色苍白,阳痿遗精,带下清稀,舌淡胖或边有齿痕,脉沉细为辨证要点。
5、阴虚火旺
主证:情绪不宁,烦躁,易激惹,伴心悸,失眠,多梦,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
辨证分析:本证多由于长期思虚太过或是房劳伤肾,导致阴虚火旺,扰乱心神而致。阴虚火旺,心神被扰,故情绪不宁,烦躁,易惹,阴精亏损,虚神被扰,故情绪不宁,烦躁,易惹,阴精亏损,虚热内生,则见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均为阴虚火旺之象。以情绪不宁,烦躁,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辨证要点。
偏方:柴胡疏肝汤
药材:白芍药4钱,柴胡、枳实、郁金、青皮、丹参、鸡内金各3钱,黄岑2钱,生甘草钱半,石决明1钱,以四碗水煎成一碗汤剂饭后服用,此为一次量,每周服用两次。
药物治疗:
①严重或复发的抑郁;
②有躯体症状(内源性抑郁)或精神病症状的抑郁;
③有自杀观念;
④既往药物治疗有效;
⑤有情感障碍家族史;
⑥心理治疗无效。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没有上述指征,临床医生经过综合分析,判断患者处于抑郁状态,也可以推荐药物治疗。对多数患者而言,抗抑郁药是改善抑郁心境的首选治疗。
SSRIs 类抗抑郁药应用于临床,开创了安全治疗抑郁症的新时代,与三环类(TCA)相比不良反应少,因不良反应而停药的几率低,对三环类药物治疗无效的抑郁障碍亦有效,急性过量服药对生命几乎没有威胁,而且多数病人无须加药。氟西汀是SSRIs 中的一种,是中枢神经系统突触前5-HT 释放后回收的强效抑制剂,与其他SSRIs 药物相比,半衰期最长,达4~6 天,食物不影响其吸收,经过肝脏代谢,肾脏排出。
由于抑郁症与5-HT 能和NE 能系统有关,所以又有新型的抗抑郁药面市,它通过5-HT 能和NE 能神经递质的双重作用,以“受体特异性”作用为基础,提高耐受性。米氮平(瑞美隆)是NE 能和特异性5-HT 能抗抑郁药(NaS-SA)的一种。它通过阻断中枢α2-肾上腺素自受体和α2-肾上腺素异受体而增强NE 能和5-HT 能系统的神经传导。米氮平(瑞美隆)能加速5-HT 能神经元胞体的放电,促进5-HT的释放,兴奋5-HT1 受体,阻断5-HT2 和5-HT3 受体,基于特异性作用于受体的机理,故没有抗胆碱能、抗肾上腺素能及典型的SSRIs 的副作用,并能改善睡眠和抗焦虑。米氮平(瑞美隆)应在睡前一次口服,有效剂量在15~45mg,病情完全缓解后仍然需要维持治疗4~6 个月。
了解患者是否伴有躯体症状、精神病症状、非典型症状或季节性,有助于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应该特别提醒患者及其家属,服药1~2 周后才会产生明显的疗效,最佳疗效要到服药后4~8 星期才能体现出来。由于初始服药2 周药物尚未显效,患者心境仍然低落,但活动性却有提高,有自杀念头的患者更容易将自杀计划付诸于行动,因此危险性较高,应该加强监护。
抑郁症急性期需药物治疗6~12 周,待症状缓解后巩固治疗4~9 个月,然后维持治疗1 年或更长时间。否则,抑郁症很容易复发。尽管药物治疗能够缓解抑郁症状,但几乎不能够预防复发。对有两次以上明显重症抑郁发作的患者,应鼓励服药数年,以预防复发。值得特别注意的是,通常抗抑郁治疗依从性不好,一些患者在症状好转后常常自行减量甚至停药。
心理治疗:
①既往心理治疗有效;
②患者愿意接受,而且抑郁症状不严重,也无精神病性症状。经过培训的专业心理医师是进行心理治疗的最佳选择。
①、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②、生活节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预防疾病有很大的帮助。做到茶饭有规律,生存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心境开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③、合理膳食可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对预防此病也很有帮助。
宜吃食物
1.宜吃维生素E含量高的食物; 2.宜吃雌激素丰富的食物; 3.宜吃大豆异黄酮的含量高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燥性比较强的食物; 2.忌吃含有酒精等刺激性比较明显的食物; 3.忌吃海产品等发物性的食物。
食疗(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
养心安神粥:做法:莲子、龙眼肉、百合各20克,大米150克。上述中药与大米洗净后加水适量同煮成粥状即可。服用方法:每晚1次。有养心安神之效,可治疗抑郁症、失眠等。这款粥品味美香甜,不仅可作为抑郁症的食疗方法之用,平时心情沉闷,偶有失眠也可食用。
远志枣仁粥:做法:远志、炒枣仁、枸杞子各15克,大米150克。将上述中药与大米淘净加水适量共同煮成粥,即可食用。服用方法:逐日1次,睡前1小时服用。这款抑郁症食疗粥品具有解郁、安神之效。
首乌桑葚粥:做法:首乌20克、合欢、女贞子、桑葚子各15克,小米150克。将上述四味药加水煎煮,去渣取药汁300毫升再与小米粥同煮5分钟后即可。服用方法:逐日2次、有滋补肝肾之效,不仅可用于抑郁症食疗,对失眠、忘记、烦躁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山药粥:做法是瘦猪肉100g、山药30g各切小块备用,烧锅做水,水开后放入肉块、山药块,撇去血沫,可加一些盐、味精调味,每天一次。
蒸百合枸杞:百合150克,枸杞子100克,蜂蜜适量。将百合、枸杞子加蜂蜜拌匀,同蒸至百合烂熟。每晚临睡前食用50克。补肾养血,清热除烦,宁心安神。
莲子百合粥:莲子、百合粳米各30克同煮粥,每日早晚各服1次。适用于绝经前后伴有心悸不寐、怔忡健忘、肢体乏力、皮肤粗糙者。
甘麦饮:小麦30克,红枣10枚,甘草10克,水煎。每日早晚各服1次。适用于绝经前后伴有潮热出汗、烦躁心悸、忧郁易怒、面色无华者。
杞枣汤:枸杞子、桑椹子、红枣各等份,水煎服,早晚各1次;或用淮山药30克,瘦肉100克炖汤喝,每日1次。适用于更年期有头晕目眩、饮食不香、困倦乏力及面色苍白者。
赤豆薏苡仁红枣粥:赤小豆、薏苡仁、粳米各30克,红枣10枚,每日熬粥食之。1日3次。适用于更年期有肢体水肿、皮肤松弛、关节酸痛者。
枸杞肉丝冬笋:枸杞、冬笋各30克,瘦猪肉100克,猪油、食盐、味精、酱油、淀粉各适量。炒锅放入猪油烧热,投入肉丝和笋丝炒至熟,放入其它佐料即成。每日1次。适用于头目昏眩、心烦易怒、经血量多、面色晦暗、手足心热等。
饮食原则
中年朋友在饮食上不可偏嗜,宜食易消化富于营养的食物,且要定时定量。
多吃糖类
吃糖类对脑部似乎有安定的作用,多糖类能提高脑部色胺酸的量,因而有安定的作用。如果你感到紧张而希望能放松心情时,可吃较多的糖类,如果你感到疲倦而希望能振作精神时,可吃较多的蛋白质。
补充蛋白质 蛋白质促进多巴胺及正肾―亡腺素的制造,因而提高警觉性。吃含必需脂肪酸和糖类的蛋白质能增加警觉性,白鱼是好的来源。当饮食综合了此两种营养素,脑部便达到平衡。抑郁的人可以摄取富含蛋白质及色胺酸的食物,例如,火鸡肉及鲑鱼,以提升精神。
避免富含饱和脂肪的食物;猪肉或油炸食物,例如,汉堡、薯条。这些食物会导致行动缓慢、思考迟钝及疲劳。脂肪抑制脑部合成神经冲动传导物质,并造成血球凝集,导致血液循环不良,尤其是脑部。
更年期妇女不要吸烟和饮用酒、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有证据显示过度饮酒会导致抑郁症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