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eyao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查疾病 > 外科 > 神经外科 > 肌张力不全型脑瘫
概述:肌张力不全型脑瘫
疾病常识
1.病因

1、核黄疸:为脑瘫重要原因,随着国产医学的进步,核黄疸引起脑瘫的比例下降。

2、习惯流产:多胎,早产、畸形儿、巨大儿的分娩史;妊娠早期病毒感染,孕早期阴道出血,x线照射。

3、运动发育落后:头颈、躯干、四肢有异常的姿势,如:常有上肢内收、内旋、屈曲、拇指内收、手紧握拳,下肢交叉、尖足、剪刀布,脊柱后凸,劲后屈、头后仰等。往往还伴有智力落后、语言落后。这些肯定是导致肌张力不全型脑瘫的原因。

4、吸烟习惯:长期服药,糖尿病史,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史。

2.预防

(一)、出生前的预防

1.实行婚前保健:对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进行性卫生、生育和遗传病知识的指导,有关婚配、生育等问题的咨询及男女双方可能患影响结婚和生育的疾病进行医学检查,提出医学意见。

2.搞好孕期保健:定期产前检查,增加营养,防止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等。

(二)、围产期的预防

1.避免早产和低体重儿的出生。

2.预防窒息和颅内出血。

3.防治高胆红素血症。

(三)、出生后的预防

1.防止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1)实行住院分娩。

(2)注意保护新生儿的皮肤。

(3)保持新生儿脐部的干燥、清洁。

(4)密切观察黄疸的消长。

(5)注意观察前囟。

(6)实行母乳喂养。

2.预防高热惊厥的发生。

3.正确对待腰椎穿刺:腰椎穿刺抽取少量脑积液用于检查,以了解疾病的性质和病情,为正确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从而减少颅内疾病后遗症的发生。为此家长应密切配合,共同为患儿的健康负责。

诊断方法
1.症状

智能减退,眼球垂直运动障碍,颈软不能抬头,惧站立,喜依托,肌张力减低


主要表现为肌张力明显降低,不能站立行走,头颈不能抬起,运动障碍明显,关节活动幅度过大,但腱反射活跃,可出现病理反射,常伴有失语及智能低下。

2.检查

1、体格检查

原始反射检查:手抓握反射、紧张性迷路反射出生4个头也仍存在,而吸允反射、紧张性颈反射出生后6个月仍不消失。

Vojta姿势反射异常。Vojta姿势反射检查常用于脑损伤儿早期诊断脑瘫。7种姿势反射中出现2-3种异常姿势就应当检查脑瘫。结合原始反射、立直反射、平衡反射和肌张力检查综合评价,婴儿早期运动障碍。

肌张力检查:患儿肌张力可表现为过高、降低或成功摇性。

2、物理检查

如脑电图、脑地形图、神经诱发电位、脑超声及头颅ct、核磁共振。以上可提高对脑损伤儿出现运动障碍的预示性,提高脑瘫患儿早期诊断的准确性。

 

 

治疗方法
1.治疗

1、开创法:

一次性完成多肢体、多部位的手术,使患肢的多个畸形部位得到矫正。术后肢体功能的协调性、整体性、灵活性大大增强。

2、康复疗法:

术后整体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一般术后一周即可见明显效果。节省了以往多次手术的治疗过程,大大减轻了患者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3、非手术环卫疗法:

非手术部位也可得到矫正。肢体畸形消失后,其他部位的痉挛肌肉如眼肌、舌肌等也可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所以斜视和语言障碍也随之会得到改善或消失。

4、交错纠正法:

纠正相反神经支配造成的紊乱,建立正确支配途径,改善神经支配功能,使神经、肌肉、关节活动协调。

5、整合微创法:

通过颈总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术,扩张脑血管,改善脑部血液循环,采用增加脑供血供氧量,全面修复受损脑神经细胞,促进脑发育,改善脑萎缩,使流涎、语言不清、多动、智力低下等症状得到改善。

6、中频电疗法

能影响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具有抗肌痉挛的效能,所以能够用来治疗小儿脑瘫,一般肌无力用交调、间调波(30-100赫兹,50%~100%);肌强直用变调波(70赫兹,75%)。每次3-8分钟,每天1次,6-12次为1个疗程,强度以明显振颤感为宜。

2.护理

1、饮食上应注意清淡,多以菜粥、面条汤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佳。

2、可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

3、给予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如各种粥类、米汤等。

3.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补充多种维生素; 2、富含蛋白质类食物。

忌吃食物

1、不要吃油炸、辣、油腻、辛热、等有刺激性食物; 2、不吃难消化的食物。


饮食保健

1、多以清淡食物为主,注意饮食规律。

2、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饮食。

3、该疾病对饮食并没有太大的禁忌,合理饮食即可。

展开
疾病介绍

肌张力不全型脑瘫多见于幼儿,主要表现为肌张力明显降低,不能站立行走,头颈不能抬起,运动障碍明显,关节活动幅度过大,但腱反射活跃,可出现病理反射,常伴有失语及智能低下。临床一般分为痉挛型肌张力不全型脑瘫、肌张力不全型肌张力不全型脑瘫、手足徐动型肌张力不全型脑瘫、共济失调型肌张力不全型脑瘫、混合型肌张力不全型脑瘫五类。肌张力不全型脑瘫的症状不同,导致肌张力不全型脑瘫的分型也多种。所以家属在给患儿选择治疗方法之前应首先了解肌张力不全型脑瘫的症状分型,以便更好的区分出患者,为以后的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主要表现为肌张力明显降低,不能站立行走,头颈不能抬起,运动障碍明显,关节活动幅度过大,但腱反射活跃,可出现病理反射,常伴有失语及智能低下。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