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认为声带息肉多由于任克氏层水肿所致。而水肿的发生多由于发声不当、过度发声、致声带经常由相互摩擦发生损伤,突然用力时引起黏膜下出血,吸烟、工业粉尘或化学气体慢性刺激、炎症以及变态反应等使任克氏层内发生静脉丛充血、水肿、出血及血栓形成,始为息肉样变而继以纤维组织增生渐成息肉。也有研究认为声带局部循环障碍、声带黏膜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声门闭合不全引起的代偿性改变、局部解剖结构异常以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
本病无有效预防措施,早诊断早治疗是本病的防治关键。
声音嘶哑,讲话频率小,不能发高音,咽部异物感,声音异常,呼吸困难,气喘
主要症状是声嘶,因声带息肉大小、形态和部位的不同,音质的改变,嘶哑的程度也不同。轻者为间歇性声嘶,发声易疲劳,音色粗糙,发高音困难,重者沙哑甚至失声。巨大的息肉位于两侧声带之间者,可完全失声甚至可导致呼吸困难和喘鸣。息肉垂于声门下腔者可因刺激引起咳嗽。
喉镜检查可见声带游离缘前中部表面光滑、半透明带蒂或不带蒂的新生物。息肉多成灰白色或淡红色,偶有紫红色,常呈绿豆黄豆大小。声带息肉一般单侧多见,亦可两侧同时发生。带蒂的声带息肉可随呼吸气流上下活动,有时隐匿于声门下腔,检查时容易忽略。喉动态镜下可见声带周期性差,对称性、振幅、黏膜波减弱或消失,振动关闭相减弱。
以手术切除为主,可辅以糖皮质激素、抗生素及超声雾化等治疗。声门暴露好的带蒂息肉,可以考虑间接喉镜下手术摘除。息肉较小或有蒂且不再前联合者,可电视纤维喉镜下行息肉切除术。有条件者可选择全麻气管插管经支撑喉镜显微或激光显微切除息肉。
喉息肉术后调节:
1. 生活要有规律,注意身体健康,增强体质,预防感冒。
2. 按医嘱执行禁声约2至3周,忌讳大喊大叫,以防损伤声带脉络。
3. 适当的扩胸运动及慢跑,保持胸、腹压力,以维持发声完整及连续性。
4. 及早彻底治疗咽喉部炎症。
5. 按时服药,定期回院复查,门诊随访。
6. 周内避免进出公共场所,避避免各种有害气体及粉尘刺激。
宜吃食物
1、宜吃清淡的食物; 2、宜吃质地比较柔软的食物; 3、宜吃纤维素含量低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辛辣燥的食物; 2、忌吃酒精等刺激性的食物; 3、忌吃生硬的食物。
饮食要清淡,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等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