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eyao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查疾病 > 外科 > 骨外科 > 股骨髁上骨折
概述:股骨髁上骨折
疾病常识
1.病因

(一)发病原因

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均可致伤。

(二)发病机制

股骨髁上骨折分伸展型和屈曲型,由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造成,伸展型骨折为膝关节伸展位受伤所致,骨折线由前下至后上斜行,屈曲位受伤时,可形成由前上到后下的斜行骨折,直接暴力作用下,也可发生横型或粉碎型骨折,目前以交通事故和工农业外伤所致高能量损伤多见,常为粉碎型髁上骨折或经髁间粉碎型骨折。

2.预防

预防工作从平时做起。本病主要是由于外伤性因素引起,故平时要注意安全。

诊断方法
1.症状

小腿以下缺血,关节畸形,单纯骨折,休克


1.全身症状:大多较股骨干骨折为轻,休克发生率为股骨干骨折的1/8~1/10。

2.局部症状:

(1)骨折之一般症状:主要表现为骨折局部之肿胀,疼痛及在股骨髁上部的环状压痛及传导叩痛。

(2)移位:表现为骨折远端侧向移位及膝端屈曲畸形。

(3)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患肢,尤其是膝关节功能障碍。

(4)注意并发症:主要是有否伤及腘动脉或其他血管损伤的表现。

2.检查

X线检查,可显示骨折及类型,涉及神经血管损伤者,可行MRI或血管造影检查。

治疗方法
1.治疗

(一)治疗

以非手术疗法为主,复位不佳,有软组织嵌顿及血管神经损伤者,则需开放复位及内固定(或复位后采用外固定)。

1.非手术疗法

一般采用骨牵引及石膏固定:

(1)骨牵引:与股骨干骨折牵引方法相似,惟牵引力线偏低以放松腓肠肌而有利于复位,如胫骨结节牵引未达到理想对位,则改用股骨髁部牵引,使作用力直接作用到骨折端,如有手术可能者,则不宜在髁部牵引,以防引起感染。

(2)下肢石膏固定:牵引2~3周后改用下肢石膏固定,膝关节屈曲120°~150°为宜;2周后换功能位石膏,拆石膏后加强膝关节功能锻炼,并可辅以理疗。

2.手术疗法

(1)手术适应证: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即考虑及早施术探查与复位。

①对位未达功能要求。

②骨折端有软组织嵌顿者。

③有血管神经刺激,压迫损伤症状者。

(2)开放复位:视手术目的的不同可采取侧方或其他入路显示骨折断端,并对需要处理及观察的问题加以解决,包括血管神经伤的处理,嵌顿肌肉的松解等,而后将骨折断端在直视下加以对位及内固定,对复位后呈稳定型者,一般勿需再行内固定术。

(3)固定:单纯复位者,仍按前法行屈曲位下肢石膏固定,2~3周后更换功能位石膏,对需内固定者可酌情选用L型钢板螺钉,Ender钉或其他内固定物(图2),然后外加石膏托保护2~3周。

 (二)预后

一般预后良好,亦有少部分患者由于内固定不牢固,出现骨不连接和畸形愈合。

2.护理

心理护理:该病儿童多见,因患儿语言表达及认知能力差,常以啼哭表达疼痛及不适,不能配合治疗。因此要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增加非痛苦性接触时间,以亲切的语言、和蔼的态度取得患儿信任。同时注意和患儿家长交流,向其讲解有关治疗和护理的必要性以及家长负性心理对患儿的影响,稳定家属情绪,以便在治疗及护理工作中得到有效的配合。

3.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宜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2、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

忌吃食物

1、忌咖啡、可可;2、忌辛辣、燥热动血的食物;3、忌霉变、油煎、肥腻食物。


多以清淡食物为主,注意饮食规律。

展开
疾病介绍

股骨髁上骨折为发生在股骨内外髁上5cm以内的骨折,不应包括内外髁部骨折和髁间骨折(AO股骨远端A型骨折)。髁上骨折一般为关节囊外骨折,而髁部骨折(股骨远端B型骨折)及髁间骨折为关节囊内骨折,但髁上骨折与髁间骨折常相互波及,又称经髁间的髁上骨折或股骨远端C型骨折。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