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损伤,嵌压或其他病理改变所致。
(二)发病机制
1.盆腔内疾患:除肿瘤外,尤其多见于妇科疾患,其次是腰大肌及腹膜后炎症等。
2.脊柱病变:多见于腰3~4处的椎间盘突(脱)出,结核,骨折,退变或椎管内病变。
3.神经炎:以多发性为常见,易出现于感染,中毒或糖尿病等情况下。
在周围神经病变中,保持疼痛部位的功能活动非常重要,有利于预防营养性变化,废用性萎缩和关节强硬的发生。从治疗一开始就要经常考虑到心理因素。如有焦虑和抑郁,应予适当的治疗。如果功能障碍顽固不愈,疼痛治疗中心的综合性治疗措施可能对病人有帮助。
浅感觉减退或缺失,感觉过敏,腰酸背痛,臀肌萎缩,下腹部压痛,腰脊椎疼痛
1.感觉异常:在大腿及小腿前内侧可出现感觉过敏,刺痛及感觉减退等异常现象。
2.痛及压痛:疼痛起于腹股沟处,并向下放射至大腿内侧,甚至达小腿远侧处,且在腹股沟中点处(股动脉外侧)有明显的压痛,并向下放射。
3.肌萎缩:以股四头肌最为明显,对比测量双侧大腿周径时,患侧可能减少1~2cm以上,并影响伸膝功能。
4.反射:膝反射较健侧减弱(早期可出现活跃),甚至消失。
X线检查可除外腰椎骨质病变及椎间盘突出症,同时亦可除外盆腔占位性病变。
(一)治疗
1.非手术疗法 以理疗、对症及封闭疗法为主。
2.手术疗法 酌情行股神经松解术,切勿随意行神经切断术。一般在局部麻醉或蛛网膜下隙麻醉下将股神经周围的粘连或其他致压物松解、切除。
(二)预后
预后尚可。
1、饮食要有规律,宜选择质软、易嚼食物。因咀嚼诱发疼痛的患者,则要进食流食,切不可吃油炸物,不宜食用刺激性、过酸过甜食物以及热性食物等;饮食要营养丰富,平时应多吃些含维生素丰富及有清火解毒作用的食品;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及豆制类,少食肥肉多食瘦肉,食品以清淡为宜。
3、避免局部受冻、受潮,不用太冷、太热的水洗面;平时应保持情绪稳定,不宜激动,不宜疲劳熬夜、常听柔和音乐,心情平和,保持充足睡眠。
4、保持精神愉快,避免精神刺激;尽量避免触及“触发点”;起居规律,室内环境应安静,整洁,空气新鲜。同时卧室不受风寒侵袭。适当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宜吃食物
1、宜吃富含维生素C、微量元素的食物; 2、宜吃具有利尿作用的食物; 3、宜吃具有抗菌消炎功效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油腻味厚、脂肪含量高的食物; 2、忌吃草酸含量高的食物; 3、忌吃含嘌呤类的食物。
1、应注意食物热量的含量,勿摄取过多的高热量食品。
2、饮食要尽量定时,少量多餐为进食的原则。
3、太冷太热的食物应当忌食,不可偏食、暴食。
4、以摄取易消化食物为原则,但不要总吃易消化的食物。多吃含纤维质的蔬菜以免发生便秘。要常运动,以促进肠胃功能,摄取充分的营养。
5、可以生吃的食物应尽量生吃,以利于营养的充分吸收。
6、多吃黑豆、马铃薯、小黄瓜、芹菜等,有利于本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