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多为强大的直接暴力所致。
(二)发病机制
与肱骨大结节骨折直接暴力所致的发生机转相似,即来自侧方的暴力太猛,可同时引起大结节及肱骨头骨折;或是此暴力未造成大结节骨折,而是继续向内传导以致引起肱骨头骨折,前者骨折多属粉碎状,而后者则以嵌压型多见。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
颈部肌肉肿胀变硬,肩部运动受限,粉碎性骨折,露出骨头的骨折,外展型骨折
因属于关节内骨折,临床症状与肱骨大结节骨折略有不同。
1.肿胀:为肩关节弥漫性肿胀,范围较大,主要由于局部创伤反应及骨折端出血积于肩关节腔内所致,嵌入型者则出血少,因而局部肿胀亦轻。
2.疼痛及传导叩痛:除局部疼痛及压痛外,叩击肘部可出现肩部的传导痛。
3.活动受限:其活动范围明显受限,尤以粉碎性骨折者受限更甚,骨折嵌入较多者,骨折端相对较为稳定者,受限则较轻。
X线检查能确定诊断。
(一)治疗
视骨折类型及患者年龄等因素不同,治疗要求亦有所差异。
1.嵌入型:对无移位者仅以三角巾悬吊固定4周左右,对有成角移位者应先行复位,青壮年者以固定于外展架上为宜。
2.粉碎型:手法复位后外展架固定4~5周,手法复位失败者可将患肢置于外展位牵引3~4周,并及早开始功能活动,亦可行开放复位及内固定术,内固定物切勿突出到关节腔内,以防继发创伤性关节炎(图1),对开放复位后仍无法维持对位或关节面严重缺损(缺损面积超过50%)者,可采取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尤其适用于年龄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
3.有游离骨片者:手法复位一般难以还纳,可行开放复位,对难以还纳者,可将其摘除。
4.晚期病例:以补救性手术为主,包括关节面修整术,肱二头肌肌腱的腱沟修整术,关节内游离体摘除术,肩关节成形术及人工关节置换术等。
(二)预后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治疗后积极的功能锻炼,一般恢复尚可。
1 心理调护
突然而来的意外事故造成的骨折,病人会很紧张,尤其对功能锻炼会有顾虑,因此护理人员要仔细观察病人的情志变化,耐心讲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方法并指导病人正确锻炼,以解除其顾虑而能积极锻炼以配合治疗。
2 家庭护理
(1)合理安排以富含维生素及钙质的饮食为好。(2)增加日照时间,如为冬季日照不足可适当补充维生素D或鱼肝油以促进钙质吸收。(3)出院后的功能锻炼方法同前。(4)注意患肢夹板的位置及松紧度,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5)注意患肢血运情况,如发现患肢夹板压迫的部位疼痛,或暴露在远端的手指发绀或发白均应及时就医。(6)维持功能位置,体位要求同前。
宜吃食物
1.多吃高钙食物; 2.多吃高蛋白食物; 3.多吃蔬菜水果。
忌吃食物
1.忌吃油腻的食物; 2.忌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1、早期(1-2周):受伤部位瘀血肿胀,经络不通,气血阻滞,此期治疗以活血化瘀,行气消散为主。中医认为,"瘀不去则骨不能生"、"瘀去新骨生"。可见,消肿散瘀为骨折愈合之首要。饮食配合原则上以清淡为主,如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鱼汤、瘦肉等。
2、中期(2-4周):瘀肿大部分吸收,此期治疗以和营止痛、祛瘀生新、接骨续筋为主。饮食上由清淡转为适当的高营养补充,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谱上加以骨头汤、田七煲鸡、动物肝脏之类,以补给更多的维生素a、d,钙及蛋白质。
3、后期(5周以上):受伤5周以后,骨折部瘀肿基本吸收,已经开始有骨痂生长,此为骨折后期。治疗宜补,通过补益肝肾、气血,以促进更牢固的骨痂生成,以及舒筋活络,使骨折部的邻近关节能自由灵活运动,恢复往日的功能。饮食上可以解除禁忌,食谱可再配以老母鸡汤、猪骨汤、羊骨汤、鹿筋汤、炖水鱼等,能饮酒者可选用杜仲骨碎补酒、鸡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
4、另外,骨折患者需要补充锌、铁、锰等微量元素。这些元素有的参与组成人体代谢活动中的酶,有的是合成骨胶原和肌红蛋白的原料。经测定,骨折后患者体内上述物质的血清浓度均明显下降。
因此,在骨折早期适当补充,可能有利于愈合。动物肝脏、海产品、黄豆、葵花子、蘑菇中含锌较多;动物肝脏、鸡蛋、豆类、绿叶蔬菜、面粉中含铁较多;麦片、芥菜、蛋黄、乳酪中含锰较多,骨折患者可适当多吃。除此以外,也可服用含有这些物质的药物。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情况询问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