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情志不舒,烦劳过度,肝阴暗耗,以致肝阳上僭引起的眩晕。证见时时头晕头痛、睡眠不宁,容易激动,脉弦。治宜平肝潜阳,用天麻钩藤饮。肝阴偏虚者,心烦少寐,舌红少苔,宜滋养肝肾之阴,用二至丸、杞菊地黄丸。见于高血压等疾病。
适宜吃的食物:多吃“清火”食物,新鲜绿叶蔬菜、黄瓜、橙子、苦瓜绿茶都有良好的清火作用,而胡萝卜对补充人体的维生素B、避免口唇干裂也有很好的疗效。
口酸伴有口苦烧心,目赤,头晕耳鸣,舌苔发黑,右边脸颊长痘,弦脉,头晕,实脉,短暂性眩晕,肺火
证见头晕头痛,面红升火,口苦目赤,舌质红,脉弦数。每因烦劳而头晕,头痛加剧。 肝阳眩晕:眩晕伴面红目赤,口苦易怒,重者肢麻震颤,眩晕欲仆,头痛,语言不利,恶心呕吐,舌红苔黄,脉弦数。
检查:面色赤红,眼睛发红,舌质红,脉弦数。
查体发现
1、神经科方面:除一般的神经系统检查外,特别应注意有无自发性眼震、共济失调、听力障碍、眼底水肿及颅内压增高征。
2、内科方面:应检查有无高血压、低血压、心律不齐、心力衰竭,有无贫血、全身感染、中毒、代谢紊乱等。
3、耳科方面:应检查外耳道 、鼓膜、中耳、鼻咽部,注意有无盯聍阻塞外耳道,有无胆脂瘤性中耳炎及耳硬化症。
4、音叉试验了解听力情况、听力障碍的性质及程度。
辅助检查
头颅X线摄片、脑电图、脑血流图、胸片、TCD、头颅CT及磁共振成像检查等,对头晕的病因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疑为颈椎病者需作颈椎正、侧、斜位等X线摄片检查。变温试验、指物偏向、直流电试验、位置试验及眼震电图等前庭功能检查有助于眩晕症的定位定性诊断。
针灸治疗:
治则: 平肝潜阳,滋水涵木。
处方: 风池、 肝俞、 肾俞 、行间、 侠溪。
方义: 肝胆两经同为风木所寄,取风池、侠溪、行间清泄肝胆上亢之阳,肝俞平肝潜阳,肾俞滋水涵木,是治本之法。
随证配穴: 耳鸣-翳风,头胀痛-太阳。
操作: 毫针刺,风池、肝俞、行间、侠溪泻法,肾俞补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20~30min,10次为一疗程。
中药治疗
肝阳上亢:眩晕伴面红目赤,口苦易怒,重者肢麻震颤,眩晕欲仆,头痛,语言不利,恶心呕吐,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平肝潜阳。
方药:天麻钩藤汤加减。
适宜吃的食物:多吃“清火”食物,新鲜绿叶蔬菜、黄瓜、橙子、苦瓜绿茶都有良好的清火作用,而胡萝卜对补充人体的维生素B、避免口唇干裂也有很好的疗效。
宜吃食物
1.宜吃高蛋白有营养的食物; 2.宜吃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食物; 3.宜吃高热量易消化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油腻难消化食物; 2.忌吃油炸、熏制、烧烤、生冷、刺激食物; 3.忌吃高盐高脂肪食物。
食疗方:(资料仅参考,具体请询问医生)。
夏枯草6~100克,瘦猪肉30~60克。加水适量,煮至肉熟即可。喝汤吃肉,每日2次。川贝母10克捣碎成末,梨2个,削皮切块,加冰糖适量,清水适量炖服。
忌食物品: 1、辣椒:《食物宜忌》说它“辛苦,大热”,故易耗阴助热上火。
2、荔枝:性温,味甘酸。《玉楸药解》认为:“荔枝,甘温滋润。”《本草纲目》中曾说:“火病人尤忌之。”古人还认为:食荔枝肉过多会醉人,有头昏、恶心、乏力感,这是由于吃得太多,在体内引起糖代谢紊乱。因此,对肝火眩晕和痰浊眩晕之人,法当忌食。
3、芥菜:虽有豁痰利气作用,但易生热助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