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1.窦房结本身异常:认为只有在窦房结本身存在异常的基础上,才可能有自律性异常增强,而正常窦房结不会有自律性功能紊乱。
2.右房心动过速:有人认为非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并不是窦性心律,而是非常接近窦房结的心房处的异位房性心动过速,在心电图上所产生的P波形态与窦性P波形态可以非常相似,但用电生理检查方法迄今尚不能将两者区分开。
(二)发病机制
其发病机制至今还不清楚,目前主要有三种不同学说:
1.自主神经介导的自律性调节功能异常:由于交感神经张力过高或迷走神经张力过低,使得心率在外界环境改变时不能做出正常的反应,研究结果显示:非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主要与自主神经对窦房结节律的调节异常有关,少数伴有窦房结固有心率异常,Sgarbossa等通过24h动态心电图分析非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病人的心率变异性,认为其心率变异性的高低,与迷走神经张力高低成正比,与交感神经张力高低成反比,与正常对照者比较表明,其心率变异性显著减少,反映迷走神经张力异常降低,支持非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是由于自主神经功能异常所介导的观点。
2.窦房结自律性增高:研究证实,非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的发生机制与原发性窦房结异常有关(只有窦房结本身异常,才可能有自律性异常增高,而正常的窦房结不会有自律性功能紊乱),以固有心率增快为特征,心脏迷走神经反射传出下降,β肾上腺能的敏感性增高。
3.右房心动过速:有人认为非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并不是窦性心律,而是起源于非常接近窦房结的心房处的房性心动过速,在心电图P 波的形态与窦性P波形态非常相似,目前认为就狭义标准而言,即使是非常贴近窦房结的异位房性心动过速,不能归入非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然而,因为目前即使用心内的电生理检查方法,也不一定能将非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与右房心动过速加以鉴别,因此,不能不认为,在非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中,可能存在着部分有右房心动过速。
本症因原因不清,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办法,在日常生活中避免精神紧张;戒烟酒,减少本症的诱发因素;起居有常,饮食适宜,勿过劳;适当锻炼,预防感冒。
紧张,头晕,低血压,乏力,心动过速,水肿
非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在年轻人较多见,多数年龄为20~35岁,就医时追述年龄较大患者的病史时可发现其症状初发年龄较轻,年轻女性约占发病总数的90%。
临床症状程度可不一,有的仅偶有心悸感,有的则表现为慢性长期持续的心动过速,病史中最多见的症状是心悸,其次可有胸闷,乏力,头晕等,许多患者呈现精神紧张症状,症状多而杂,与心动过速的严重程度不符,有的患者症状呈间歇性,有的为长期持续性,病程为1~11年,可因服用β受体阻滞药引起低血压而发生晕厥,运动耐受试验可见轻度运动即引起过度的心率反应,有人报告少数中晚期患者可因长期心动过速而引起心律失常性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等,而出现相应的急性肺水肿,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危重症状,此外,由于长期服用较大剂量的β受体阻滞药等药物而出现相应的不良反应,如头晕,四肢无力等。
窦性心动过速是本症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特点:
1.休息时或轻微活动时的心率大于100次/min。
2.24h动态心电图示平均心率明显增高,心率于白昼异常增高,夜间相对降低,部分患者心率可降至正常范围。
3.短时间的运动(5min走路或平板运动试验) 心率出现不相称的增加,平均心率可达140次/min。
4.卧位时心率相对较低,为60~135次/min;直立时心率明显增高,为90~160次/min。
5.心动过速可表现为间歇性,持续性或持续无休止性。
6.在合并心律失常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时,心率常可持续性增高到160~220次/min,损害心功能。
7.对β受体阻滞药或钙离子拮抗药治疗反应差。
1.心电图检查:
(1)心率>100次/min。
(2)心动过速时P波形态为窦性。
2.电生理检查:从理论上讲,在心动过速发作时,标测高位右心房或贴近窦房结可疑起搏点的起搏部位,可以确定兴奋起源点,但由于窦房结是一个解剖定位非特异性的弥漫性结构,与心房组织间并无十分明确的界限,而非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与异位右房自律性心动过速对外来刺激的反应十分相似,所以两者的区分很困难。
在日常生活中避免精神紧张;戒烟酒,减少本症的诱发因素;起居有常,饮食适宜,勿过劳;适当锻炼,预防感冒。
(一)治疗
1.药物治疗:首选β受体阻滞药,如美托洛尔(倍他乐克)、阿替洛尔(氨酰心安)、普萘洛尔(心得安)等,其药理机制在于影响窦房结的自律性和(或)自律性紧张性。但多数患者对治疗反应差,常需不断增加剂量。过高剂量的β受体阻滞药或钙离子拮抗药可引起乏力、头痛等全身症状而使患者不能耐受。此外,还可使血压下降、交感神经兴奋等直接影响非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的控制。钙离子拮抗药也有一定疗效。如上述治疗无效可使用胺碘酮或普罗帕酮降低心率,长期服用时应注意其不良反应。
2.非药物治疗:方法有外科窦房结切除术、右心房大部分切除术后安置起搏器、化学性窦房结动脉栓塞术、闭合术等,但其创伤大、并发症多。
3.射频消融术射频消融法:疗效好。术中窦性心率稳定下降20%~40%,可认为消融改良术成功,疗效虽然令人鼓舞,但仍有30%的患者术后复发。
(二)预后
通常预后良好。非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若因交感神经兴奋所致,则β受体阻滞药治疗对其能奏效,但仍需要不断增大剂量才有效;如果是由于迷走神经张力低下所致,则药物治疗较为困难,少数患者由于长期心动过速,尤其是无休止的窦性心动过速会引起心律失常性心肌病,使心功能受损,发生心力衰竭、休克等,预后严重。
1 定期检查身体定期复查心电图,电解质、肝功、甲功等,因为抗心律失常药可影响电解质及脏器功能。用药后应定期复诊及观察用药效果和调整用药剂量。
2.生活要规律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保证睡眠。因为失眠可诱发心律失常。运动要适量,量力而行,不勉强运动或运动过量,不做剧烈及竞赛性活动,可做气功、打太极拳。洗澡水不要太热,洗澡时间不宜过长。养成按时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饮食要定时定量。节制性生活,不饮浓茶不吸烟。避免着凉,预防感冒。
宜吃食物
1、宜多吃维生素丰富的新鲜蔬菜和水果; 2、宜饮食清淡。
忌吃食物
1、忌食有刺激神经兴奋的食物; 2、忌食肥腻的食物; 3、少吃甜食。
食疗(以下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咨询医生)
1.酸枣仁粥:酸枣仁20克(炒黄研末),粳米100克,加水煮成粥,空腹食之。
2.圆肉糯米粥:圆肉20克,糯米60克,白糖适量加水煮粥,空腹食之。
3.莲子百合煨猪肉:莲子50克,鲜百合60克,瘦猪肉150克,同放入锅内加水,再加入葱、姜、盐、米酒、味精适量作调料。先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煨炖1小时即可,食莲子、百合、猪肉并饮汤。每日1--2次。
4.白鸽参芪汤:白鸽1只,北芪30克,党参30克。将白鸽去毛及内脏,洗净,同北芪、党参一起放锅内煮汤,吃鸽肉饮汤。
5.大枣炖猪心:猪心100克,大枣25克,同置碗内加水,文火炖2小时后调味食用。
6.羊肉枸杞汤:羊肉60克,枸杞30克,黑豆30克,淮山药20克,红糖25克,水煎熟,喝汤吃羊肉。每日1次。
饮食原则
1、应多吃维生素丰富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萝卜、山楂、蘑菇等。
2、宜食清淡。
3、忌食有刺激神经兴奋的食物,比如辛辣食物.咖啡和可乐等。
4、忌食肥腻的食物。
5、忌烟酒。
6、少吃甜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