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eyao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查疾病 > 内科 > 呼吸内科 > 肺大疱
概述:肺大疱
疾病常识
1.病因

(一)发病原因

肺大疱是由于肺泡高度膨胀,肺泡壁破裂并相互融合而形成,一般是由小支气管的活瓣性阻塞所引起,与肺气肿的形成机制相同,但程度较重,气肿的肺泡直径超过1cm,发生在肺实质内,常伴有不同的肺部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晚期矽肺或结节病,也有些肺大疱见于肺和支气管无疾病的患者,肺大疱继发于肺炎或肺脓肿者多见于婴幼儿,有单发的也有多发的,因有炎性病变,小支气管粘膜有水肿,造成管腔部分阻塞,产生活门作用,空气能进入肺泡而不易排出,肺泡内压力增高,肺泡间隔逐渐因泡内压力增加而破裂,乃形成巨大的含气囊腔,临床上称之为肺大疱。

继发于肺结核的则多为单发,亦无明显之肺气肿同时存在。

继发于肺气肿者,常为多发,除大疱之外,常伴有多数小疱。

(二)发病机制

肺大疱的壁甚薄,由肺泡的扁平上皮细胞组成或仅为纤维性膜,可与多种肺气肿并存,常见于间隔旁侧或细叶旁肺气肿,可伴或不伴炭末沉着,分别见于煤矿工人尘肺和瘢痕组织肺气肿,肺大疱分为3种病理形态。

Ⅰ型:多发生于中叶或舌叶,也常见于肺上叶,可能由于该部位胸腔负压大,突出于肺表面,并有一狭带与肺相连又称为狭颈肺大疱,因为支气管瘢痕组织形成的活瓣性阻塞,肺大疱体积增大系由于肺泡侧支通气和气体滞留,Ⅰ型肺大疱壁薄,常由胸膜和结缔组织形成,常规X线胸片即可发现肺大疱的存在。

Ⅱ型:在脏层胸膜与气肿性肺组织之间,是宽基底部的表浅肺大疱位于肺表层,肺大疱腔内可见结缔组织间隔,但它不构成肺大疱的壁,可见于肺的任何部位。

Ⅲ型:是宽基底部深位肺大疱,结构与Ⅱ型相似,但部位较深,周围均为气肿性肺组织,肺大疱可伸展至肺门,可见于任何肺叶。

当肺大疱体积增大时,周围肺组织受压迫并引起肺脏移位,受压肺组织在X线胸片上,表现为肺大疱周围密度增高阴影,以上3型均见于慢性支气管炎,多与慢性弥漫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有关,小叶中心型肺气肿不并发肺大疱,下叶肺大疱常见于有并发症的煤矿工人尘肺和融合性矽肺。

2.预防

呼吸道的护理尤为重要:术后应给低流量持续吸氧,鼓励深呼吸,每2小时翻身拍背1次;做好心理护理,避免因疼痛或担心管子脱落而拒绝咳嗽咳痰;患者应学会正确的排痰方法,如:在深吸气后屏气,轻咳数次,将痰咳至咽部,同时按压胸部,最后用力咳嗽把痰咳出;若痰液粘稠者,应多饮水,以稀释痰液,便于痰液排出。

诊断方法
1.症状

胸闷憋气,寒战,气短,胸闷,发热伴咳嗽、咯痰、胸痛


因肺大疱的大小,原有肺部病变和并发症的不同临床表现不尽相同,小的肺大疱病人无明显症状,单纯肺大疱的患者也常没有症状,有些肺大疱可经多年无改变,部分肺大疱可逐渐增大,胸部叩诊有过度回响,呼吸音减弱甚至消失,肺大疱的增大或在其他部位又出现新的肺大疱,可使肺功能发生障碍并逐渐出现症状,巨大肺大疱可使患者感到胸闷,气短,有的病人因而失去劳动力,甚至行动亦受到限制,肺大疱突然增大破裂,可产生自发性气胸,则有突然胸痛,呼吸困难,在有严重张力气胸的病例,呼吸困难相应加重,并可出现紫绀,并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和类似心绞痛的胸痛,严重肺气肿并发肺大疱,则能促使肺原性心脏病的发生,或是加重肺原性心脏病的发展。

肺大疱患者常合并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临床症状也主要由这些疾病引起,只是在肺大疱形成后,临床症状进一步加重,肺部体征常为肺部合并症的表现,肺大疱继发感染,可引起寒战,发热,咳嗽和咳痰,严重时发绀,如果引流支气管阻塞,肺大疱腔被炎性物质充满,可使空腔消失,临床上可能出现经治疗后感染症状消失,而胸片上肺大疱阴影持续数周或数月不消退的情况。

2.检查

1.胸部X线检查

肺尖部肺大疱表现为位于肺野边缘甚细薄的透亮空腔,可为圆形,椭圆形或较扁的长方形,大小不一,较大的肺大疱中,有时可见到横贯的间隔,多个肺大疱靠拢在一起可呈多面状,一般不与较大支气管直接相通,无液平,支气管造影剂也不能进入,肺底部的肺大疱,在正位胸片上常常不易见到,有的可以完全位于膈顶水平之下,有的则仅有部分位于膈顶之上,肺大疱壁如不显示为连贯的环状线条影,很易被误认为幕顶状胸膜粘连,巨大肺大疱一般具有张力,在其周围可有一层压迫性肺不张,使疱壁显得较厚,贴近胸壁的可不清楚,附近的肺被推压而引起部分肺不张,肺纹理聚拢,透亮度减低,肺大疱可以相互融合而形成占位很大的肺大疱,形似局限性气胸,肺大疱也可破裂而产生局限性气胸,透视和呼气相胸片有助于发现肺大疱,因呼气时气体滞留使肺大疱体积显得相对增大,边缘更加清楚,断层对明确肺大疱轮廓和显示周围肺组织的压迫与移位也有帮助,并存小叶性肺气肿时,断层片也可显示肺血管形状的异常。

2.CT检查

可发现胸膜下普通胸片不易显示的直径在1cm以下的肺大疱,而且CT更能清晰地显示肺大疱的范围。

3.肺血管造影

可准确表现肺血管受损的程度,以及肺大疱周围血管被压挤的情况。

4.放射性核素肺灌注扫描:

利用133氚行肺灌注检查可以了解肺大疱的通气与血流灌注情况以反应是否与支气管相通,还能了解肺功能。

治疗方法
1.治疗

治疗原则

对于较局限的肺大疱,病人如无明显症状,不必急于考虑外科治疗,可随诊观察,有的病人可因小支气管阻塞消除,肺大疱也可随之消失。无症状的肺大疱不需治疗,伴有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的患者,主要治疗原发病变。继发感染时,应用抗生素。小儿肺炎后所产生的肺大疱,在肺炎治愈后也多可自行消失,这类肺大疱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

肺大疱体积大,占据一侧胸腔的70%~100%,临床上有症状,而肺部无其他病变的患者,手术切除肺大疱可以使受压肺组织复张,呼吸面积增加,肺内分流消失,动脉血氧分压提高,气道阻力减低,通气量增加,患者胸闷、气短等呼吸困难症状可以改善。

手术中应尽可能多的保留健康肺组织,力争只做肺大疱切除缝合术,或局部肺组织楔形切除术,避免不必要的肺功能损失。

肺大疱破裂引起的自发性气胸,可以经胸穿、胸腔闭式引流等非手术疗法治愈,但反复多次发生的自发性气胸应采取手术方法治疗。手术中结扎或缝扎肺大疱, 同时可使用2%碘酒涂抹胸腔以使胸膜粘连固定,防止气胸复发。

合并血气胸的患者临床症状有时很重,常有胸痛、呼吸困难,同时也会有内出血的一系列表现,临床上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在短时间内采取非手术措施,如输血、胸穿等,症状无明显改善时,应果断地行开胸探查。此时往往有较大的活动出血, 非手术治疗观察时间过长常常延误病情,预后不如手术止血好。

肺大疱外科治疗的原则,是既要解除大泡的压力,又要尽可能保存有功能的肺组织,不可轻易进行肺切除术。

常用的手术 方法如下:

(一)大疱切除术:若肺组织无其它病变,应采用单纯大疱切除。如同时有小疱存在,则可于其基底部用丝线加以结扎或 缝合。

(二)肺叶切除:若大疱所在的肺叶肺组织已明显萎缩或有炎性病变,留之无益,则应作肺叶切除。

2.护理

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有规律地进行活动和锻炼,避免劳累。

3.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宜吃高蛋白质的食物;2.宜吃富含硒元素的食物;3.宜吃高低脂肪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含有农药残留的食物;2.忌吃乳酸含量高的食物。


经常吃柚子和血橙,莲藕莲子。忌食太过油腻的食物。日常的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多食蔬菜水果及豆制品,少食肉食及含脂肪较多的食物,忌食辛辣,戒烟酒。蔬菜以胡萝卜、西红柿、丝瓜、鲜藕、竹笋、菠菜、南瓜、黄瓜等为主;水果以柑桔、梨、苹果、葡萄等为主。

展开
疾病介绍

肺大疱是指发生在肺实质内直径超过1cm气肿性肺泡,常发生在肺气肿基础上,一般继发于细小支气管的炎性病变,如肺炎,肺气肿和肺结核,临床上最常与肺气肿并存。发生机制与肺气肿相似但程度较重。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