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eyao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查疾病 > 外科 > 心胸外科 > 肺动静脉瘤
概述:肺动静脉瘤
疾病常识
1.病因

类型:

这种畸形是由各种不同大小和不等数目的肺动脉和静脉直接连接,常见者动脉1支,静脉2支,二者之间不存在毛细血管床,病变血管壁肌层发育不良,缺乏弹力纤维,又因肺动脉压力促使病变血管进行性扩张,肺动静脉瘤是一种肺动静脉分支直接构通类型,表现为血管扭曲,扩张,动脉壁薄,静脉壁厚,瘤呈囊样扩大,瘤同分隔,可见血栓,病变可位于肺的任何部位,瘤壁增厚,但某区内皮层减少,变性或钙化,为导致破裂的原因,另有右肺动脉与左房直接交通,为少见特殊类型。

分布:

病变分布于一侧或二侧肺,单个或多个,大小可在1mm或累及全肺,常见右侧和二侧下叶的胸膜下区及右肺中叶,本病约6%伴有Rendu-Osler-Weber综合征(多发性动静脉瘘,支气管扩张或其他畸形,右肺下叶缺如和先天性心脏病)。

病理生理:

主要病理生理是静脉血从肺动脉分流入肺动脉,其分流量可达18~89%,以致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一般无通气障碍,PCO2正常,多数病例因低氧血症而致红细胞增多症,又因肺,体循环直接交通,易致细菌感染,脑脓肿等并发症。

2.预防

本病是一组先天性前疾病,故对本病的预防主要对其并产症的预防,肺动静脉瘘切除术后的主要并发症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均可发生,只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可以预防或减少。

诊断方法
1.症状

毛细血管扩张症,头晕,肺动静脉瘘,胸痛,乏力


肺动静脉瘘主要病理变化及临床特征

(1)病理改变

肺动静脉瘘主要病理变化是肺内动静脉血管之间直接连通,分隔动脉和静脉丛的血管隔发育不完全或肺末梢毛细血管神经缺陷,形成动静脉之间短路,短路血管受动脉压力负荷的作用逐渐扩张,形成囊瘘,肺动脉低氧血通过瘘道不经氧合直接回流左心进入体循环 ,有文献报道 ,当分流量大于25 %时患儿出现乏力,活动后气短,头晕乏氧等症状,如果分流量大及病史长者可出现紫绀,杵状指/ 趾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红细胞压积增高,Hb 增高,血液粘稠度增加,易形成肺血管内小血栓脱落可产生脑血栓或脑脓肿,PAVF 破裂或栓子累及支气管壁可出现糜烂后导致咯血和血胸,本病多单发,多发者占5 %~10 % ,可发生在肺组织的任何部位,但半数以上发生在右下肺叶,术中多能看到脏层胸膜包盖的囊性隆起或囊球样变化。

(2)主要临床表现

①本病多见于青年,分流量小者可无症状,仅在肺部X线检查时发现,分流量大者可出现活动后呼吸急促,紫绀,但多在儿童期出现,偶见於新生儿,多数病人从儿童期有紫绀,随年龄增长逐渐加重并有呼吸困难。

②25%患者有惊厥,共济失调,复视等神经症状。

③35%~50%患者具有家族性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状,如鼻衄,咯血,血尿,消化道出血。

④肺动静脉瘘破裂时,患者可出现胸痛并有血胸。

⑤若瘘较大,于瘘所在部位可听到收缩期或连续性杂音。

⑥ X光胸片特征性表现是在一侧或双侧肺野中见有大小不等的,一个或多个圆形影,而心影大小正常,肺部CT检查可见受累肺动静脉扩张,延长,扭曲。

⑦右心导管显示动脉血氧饱合度降低,选择性肺动脉造影可显示肺动静脉瘘较正常肺静脉系统显影早,肺血管造影剂排空延迟,左房早期显影的病理改变。

2.检查

(1)X线表现

表现为孤立或多发的类圆形阴影,阴影直径大小不等 ,密度均匀,边缘清晰,或有浅分叶;扩张增粗的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连于阴影,供血动脉 与肺门相连;该阴影一般不增大或仅缓慢增大,根据上述特点,结合临床资料多数囊状PAVM s可作出明确诊断,不典型者平片诊断有一定困难,如复杂型多支供血囊状肺动静脉瘘,平片表现为大片致密影,很难根据X线平片作出正确诊断,弥漫型肺小动静脉瘘,多缺乏典型X线平片征象,可表现为肺叶或肺段分布斑点状阴影,也可表现为肺纹理增强,扭曲,有的病例平片无阳性所见,因此,弥漫型肺小动静脉瘘,X线平片诊断困难。

(2)肺动脉造影

肺动脉造影是确诊PAVMs的可靠方法,肺动脉造影可明确病变部位,形态,累及的范围及 程度,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造影方法分为选择性或超选择性肺动脉造影,一般先进行选择性主肺动脉造影,正位投照,投照时要包括两肺整个肺野,以免遗漏病变,选择 性主肺动脉造影后,视情况决定超选择性肺动脉造影,笔者通常将导管置于供血动脉进行超 选择性造影,投照时选择适当的角度,如右肺病变选右前斜位(15°~20°)投照,左肺病变 选左前斜位(15°~20°)投照,造影主要表现:单纯型囊状PAVMs可见瘤囊随肺动脉的充盈显影,引流肺静脉显影早于正常肺静脉,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均为1支,并见不同程度的迂曲扩张,较大的瘤囊可见对比剂排空延迟,复杂型囊状PAVMs可见2支或多支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瘤囊内可见分隔,对比剂排空 明显延迟,弥漫型肺动静脉瘘表现为多发“葡萄串”样小血池充盈,病变部位肺静脉 提前显影。

(3)心导管检查和心血管造影

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心搏出量和心腔压力正常也无心内分流存在,颜料稀释试验可用于测试分流量和部位,注意避免导管进入瘘内,警惕破裂危险,在肺动脉注射造影剂可显示动静脉瘘的部位和大小,可见扩张,伸长,扭曲的血管。

(4)超声心动图声学造影及肺灌注核素扫描能够对PAVMs作出正确诊断,但前者无法确定病变的部位和范围,后者虽可确定病变的部位和范围,但无法观察具体解剖细节,近年来,磁共振 和螺旋CT用于PAVMs的诊断,有人认为螺旋CT及其三维重建对PAVMs的正确诊断及解剖显示优于肺动脉造影。

治疗方法
1.治疗

本病是一组先天性前疾病,故对本病的预防主要对其并产症的预防。肺动静脉瘘切除术后的主要并发症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均可发生,只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可以预防或减少。因此, 对患者术前要用抗生素治疗,减少咳嗽和痰量,训练患者作有效的排痰咳嗽,术后要鼓励和协助患者有效咳痰, 以冀将并发症减少到最低限度。

肺动静脉瘤西医治疗方法   

凡有症状且病变局限的病人,均需手术治疗。即使无明显症状,但因进行性病变,可发生破裂、出血、细菌性心内膜炎、脑脓肿、栓塞等致死性并发症,因此均应手术治疗。除非极小的瘘或弥漫性累及双侧肺者不宜手术。婴幼儿症状不重者,可在儿童期手术。   

本病的治疗主要有以下两种选择:   

1. 栓塞治疗  

是近年来随着心血管介入放射学技术的进展,开创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文献报告逐渐增多。最常用的栓塞材料为不锈钢弹簧圈,其次是球囊、组织粘合剂、可吸 收明胶海绵、硅塑料小球等。因栓塞材料一旦置入血管就不能取出,故放置前应准确定位。此方法的优点是不开胸,保留更多的肺组织,缺点是栓塞需要在X 线下定位,栓塞不准确或脱落导致栓塞并发症,易导致肺炎,花费较高,治疗不彻底易复发。所以栓塞治疗是否为首选尚有争议。但对多发广泛弥漫性肺动静脉病变为手术禁忌,可考虑应用超小型不锈钢线圈,准确的置于通向瘘的肺动静脉分支内栓塞治疗。   

2. 手术治疗 

单发肺动静脉瘘,可楔形切除病变部位,或肺叶/ 肺段切除术,原则上尽可能保留最多的正常肺组织。但仍需注意病变肺的血供,肺动静脉瘘畸形可有多种变异,在病理切片时发现畸形的血管多种变异,有的病变肺组织较小术中很难发现,术后易复发。有文献报道,手术中B 超可准确找到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的动静脉畸形病灶,协助定位切除病变组织 。

肺动静脉瘤中医治疗方法   

一、在重要动脉附近穴位合谷等穴针刺时,一定要掌握解剖情况,尽量避开血管。尤其要防止动静脉同时损伤。   

二、忌用粗针具,不使用缝衣针等非针灸针具。穴位注射,不要进针过深,乱提乱插,注射时应先抽回血。  

三、 如发现有出血征象,应及时处理。

2.护理

患者术前要用抗生素治疗, 减少咳嗽和痰量, 训练患者作有效的排痰咳嗽, 术后要鼓励和协助患者有效咳痰, 以冀将并发症减少到最低限度。

3.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宜吃含有胶原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2.宜吃性味平淡的食物; 3.宜吃低盐、低脂肪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活血化瘀的食物; 2.忌吃含有咖啡因的食物; 3.忌吃让情绪激动的食物。


饮食注意事项:

1.海带肉皮冻(每日食之),起到软坚化淤的作用。

2.蒜苗肉包子(蒜苗与肉比例为4:1),抑制恶性肿瘤。

3.花生(但消化不良不能吃花生),大枣,芦笋每日尽量食之,尤其大枣(每日6个)一年四季坚持。

4.每日吃豆及豆制品,每日一个苹果(有条件的炸汁)。

5.核桃每日三个,不能过食,多食便秘。

6.白萝卜常吃(白萝卜不能与红萝卜一起吃)。

7.咸菜,咸蛋与咸肉等腌制品尽量不食。

8.蒸米饭一定要把米淘干净(水为清水)否则有致癌成分。

9.加热菜要用微波炉(起到杀菌的作用)。

10.西红柿要多食,尤其是熟西红柿。

展开
疾病介绍

肺动静脉瘤为先天性肺血管畸形,血管扩大纡曲或形成海绵状血管瘤,肺动脉血液不经过肺泡直接流入肺静脉,肺动脉与静脉直接相通形成短路,1897年首先由Churton发现描述,称为多发性肺动脉瘤。1939年Smith应用心血管造影证实本病,文献命名较多,如肺动静脉瘤,肺血管扩张症(haemagiectasis of the lung),毛细血管扩张症伴肺动脉瘤(haemonreac telangiectasia with pulmonary artery aneurysm)。另外,本病有家族性,与遗传因素有关,如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Rendu-Osler-Weber病)。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