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床不太常见,发病以青壮年多见,男略多于女。起病缓慢,病程迁延,反复发作,呈渐进性发展。
2、腹痛常位于右下腹或脐周,常于纳后发生,伴肠鸣,便后缓解,亦可呈持续性腹痛或全腹痛。于右下腹或脐周常可扪及包块,有压痛。腹泻,大便呈糊状,一般无粘液、 脓血及里急后重,常伴有不规则发热,恶心呕吐,纳少,乏力,消瘦等症。部分病人可 见便血、关节疼痛、口糜、肝癖、肝着等病症表现,或并发肠结。
生活起居要有规律本病多由于素体虚弱,感受外邪而发病,因此生活起居必须谨慎,要注意天气变化,随天气变化增减衣被,阴雨天避免外出,以防外邪侵袭。同时要有严格的作息制度,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以利于身体的健康。
腹泻,脐周疼痛,腹痛,手腕部米粒大小硬如软骨的包块
症见脐上至心下部位有包块,大如手臂,久不愈,令人心烦,睡眠不安。(《难经五十六难》) 下腹部坚硬胀满,有包块在腹腔肠胃的外面,推之不移,内有脓血瘀积,脐周围疼痛,身肿,下肢浮肿,忌切按。(《素问腹中论》) 在心胸之下的部位,能升能降,有时唾血(《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
血液检查:常见贫血、白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加速等。粪便检查:隐血试验常呈阳性,或见脂肪含量增多等。X线钡餐检查:可见肠道病变呈节段性分布,肠粘膜皱襞增宽、扁平,甚至消失;可有线状溃疡、卵石征和息肉状变。肠管狭窄程度不一,肠管僵硬,呈线样征。病变近:端肠管有扩张和积液。
结肠镜检:可见粘膜充血、水肿、大小不等的溃疡,肠腔狭窄,肠袋改变,假息肉形成及卵石状的粘膜相。并有裂沟和圆形溃疡,病变肠段间粘膜正常。活检可发现粘膜下微小肉芽肿及纤维组织增生。
伏梁中医治疗方法
中药治疗:
1、肠道湿热证:右少腹或脐周疼痛,肠鸣,腹泻,大便呈糊状,肛门灼热,恶心呕吐,纳差,口干,或有发热,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清利肠道(湿热)。
2、肝郁脾虚证:右少腹或脐周疼痛,痛则欲便,便后痛减,大便稀溏,胸胁胀满,嗳气纳少,口干且苦,舌淡苔薄,脉弦缓。疏肝健脾。
3、肠道瘀滞证:右少腹或脐下疼痛,扪及包块,固定不移,大便稀溏或呈黑色,形体消瘦,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弦细涩。活血化瘀、行气通络。
4、脾肾阳虚证:病程迁延,反复发作,黎明腹痛,肠鸣即泻,泻后痛减,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弱。温补脾肾。
禁食生冷平时饮食要定时定量,不要暴饮暴食,戒烟、酒等刺激性 物品,不食生冷、不洁之品。急性起病时则视病情轻重采取禁食或进流质食物,进入慢性期要吃容易消化的食物,禁忌肥甘厚味之品。
宜吃食物
1.宜吃益生菌含量高的食物; 2.宜吃高纤维素性的食物; 3.宜吃免疫球蛋白含量高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生燥性的食物; 2.忌吃性味寒凉性的食物; 3.忌吃抑制组织免疫功能的食物。
伏梁食疗方(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①补虚正气粥:黄芪30克,人参3克(或党参15克),山药30-50克,白糖适量。先煮赤小豆于半熟后放入山药(去皮切片)、黄芪、人参,煮至粥熟时加入白糖,做早餐食用,常服可益气养阴。适用于久泻伤气耗阴之症。
②参苓粥:人参3-5克(或党参15-20克),白茯苓15-20克,生姜3-5克,粳米100克,先将人参(或党参)、生姜切为薄片,把茯苓捣碎,浸泡半小时煎取汁,然后再煎取汁,将一二煎药汁合并,分早晚两次同粳米煮粥服食。适用于外病脾虚之症。
③烧五香:鲜猪肉750克切块;干姜6克,吴茱萸3克,肉豆蔻3克,肉桂2克,丁香1克,共研末;另备酱油、黄酒、白糖、味精等,将面粉涂沫在猪肉内块表面,放入适量酱油、黄酒及酱、味精,浸泡2-3小时后放入烤箱中,文火烤15分钟左右,翻过再烤15分钟左右,熟后即可食,或食隔1周或半月服食一次。此法适用范围于脾肾阳虚之症。
④紫苋菜粥:紫苋菜100克,白米50克,先用水煮苋菜,取汁去滓,用汁煮米成粥,晨起做早餐治疗。
⑤银花红糖茶:
银花30克,红糖适量,泡水饮用。
⑥车前草60克,灶心土60克,生姜3克,水煎服。
伏梁饮食宜忌
宜
(1)主食宜以精制米面为主,禁用粗杂粮和干豆类,如玉米面、小米、高梁米、红小豆、绿豆等。若用红小豆或绿豆可煮熟去皮制成豆沙。以免增加胃肠道负担和损害。
(2)副食可选用瘦肉、鱼、鸡、肝、蛋、豆制品等优质蛋白质食物作为提供蛋白质的主要来源。限用肥肉等油腻肥厚食品。牛奶在急性发作期不用或少用。在急性发作期必须禁用蔬菜和水果,若食用,可将蔬菜、水果制成菜水、菜泥、果汁、果泥及水果羹等。或少量食用根块类粗纤维少的蔬菜,如胡萝卜、冬瓜等。在缓解期则根据病情及个人耐受情况酌量食用。不用易胀气的食物,如黄豆、葱头、粗粮等。
(3)为纠正体内缺钾及贫血状况,可供给各种菜汁、果汁、去油肉汤、枣汤、肝汤等,以补充维生素B、维生素C及无机盐钾、铁等。
(4)为了增加营养,又不增加肠道负担,应尽可能压缩食物体积,选择单位量营养价值较高的食品,如饮料代替饮水。亦可用两种以上原料合制一份饮食,如肝汤菜汁蒸鸡蛋、煮鸡汤挂面、果汁冲藕粉、鸡蛋和面制成面条、馄饨皮等。
忌
1、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芹菜、韭菜、浓茶及浓肉汤等。
2、 忌辛辣食物如胡椒粉、辣椒等。
3、忌吃易产气气食物如生葱、生姜、生萝卜、洋葱等。
4、忌生冷食物大量冷饮、凉拌菜等。
5、忌坚硬的食物如辣肉、蚌肉、香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