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燥的病因病机有内外两个方面:外因为感受时令燥邪,燥为秋令主气,内应于肺,侵袭人体,先犯上焦肺卫,外则卫气失和,内则肺气失宣,故燥邪袭肺常先有外感表证,随之出现肺燥征象。根据燥邪偏寒与偏热的不同,又可分凉燥袭肺和温燥袭肺。日久燥邪未解,导致肺燥化火,耗劫肺阴,灼伤肺络,成为肺燥阴伤证。内因方面则由久咳伤津,阴虚内燥,肺失滋润,以致肃降无权,肺气上逆,出现阴虚肺燥。
锻炼身体,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改善环境卫生,消灭烟尘等环境污染。 要戒烟酒,忌吃粘腻肥甘及辛辣、煎炸等刺激之品。
咯血,干咳,肺阴虚,肺火
肺津不足,临床以口鼻干燥、干咳无痰为主要表现的证。常见于感冒、咳嗽、肺痨、肺痈、肺痿,以及西医的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疾病。外感时令燥邪,或久咳均可伤肺耗津,引起肺燥证。外界燥邪伤肺多发生在秋季,故又称秋燥。肺燥据其成因分外燥与内燥两类。据外感时令燥邪的性质不同,外燥又可分为凉燥及温燥。
肺部检查,肺功能检查等肺部相关检查。
肺燥的治疗以润燥养肺为主。凉燥兼疏散风寒,以香苏葱豉汤、杏苏散为代表方;温燥兼清热解表,以桑杏汤为代表方;燥气化火伤阴者以清热益气养阴,用清肺救燥汤为代表方;阴虚肺燥则用养阴清肺汤或百合固金汤为代表方。外感燥邪,一般病程较短,若治疗及时,较易治愈。内燥则病程较长,较为难治。
注意适当休息,勿过劳掌握动静结合,休息好,有利于身体的恢复;运动可以增强体力,增强抗病能力,两者相结合,可更好的恢复。
宜吃食物
1、宜清淡饮食;2、宜食有活血化淤或健脾除湿作用的食物;3、宜食有助于疏风散邪的食物;4、宜多食具有清热作用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食煎炸食物;2、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饮食方面要做到规律、合理,即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为主。选择营养价值高的植物或动物蛋白,如牛奶、蛋类、鱼类、瘦肉、各种豆制品等。各种新鲜蔬菜、瓜果富含维生素,营养价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