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原因:
BV颗粒直径约160~180nm,由包膜与核壳体组成,内有线状ds-DNA,其形态学特征,病毒结构均与HSV相似,病毒抗原之间也有较多的同源性。
发病机制:
人类感染BV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猴的感染性唾液或组织培养物,如被感染猴咬伤,抓伤而直接接触了猴的组织或体液,人体破损的皮肤沾染了猴的唾液,或实验室操作污染等。
疲劳,口咽部水疱状损害,肌痛,疱疹
BV对人类的致病作用远比对猴强,病毒感染后潜伏期2天~10年,一旦发病则情况严重,局部皮肤出现红斑,硬结,1~3天后形成水疱;全身症状多样化,包括发热,流感样综合征,尤其是头痛,肌痛,疲劳等,还可出现淋巴结炎,淋巴管炎,口咽部水疱状损害等,病情继续加重则可发生BV感染性脑炎,甚至危及生命。
从患者疱液、组织匀浆中分离出BV,或从患者血清中检测出特异性抗体有助于诊断。
药物治疗:
尽管体外实验表明,抗病毒药物ACV、GCV等对BV感染的疗效仅为对HSV-I疗效的1/10,但体内实验证明是有效的。故ACV及GCV成为推荐用药。一旦疑及感染了BV,应口服大剂量ACV1个疗程(即ACV800mg,5次/d,持续3周)用作快速预防。对于出现症状者,应在24h内实施治疗;静滴ACV10~15mg/kg,1次/8h,共5~7天,以后可口服800mg,5次/d,直到血清试验阴性或病毒培养阴性。GCV用法按常规进行。
局部处理:对被猴咬伤或抓伤的局部创面须彻底清创,可注射精制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亦可肌注人血丙种球蛋白。创面亦可外敷季德胜蛇药片。
患“带状疱疹"提示患者身体免疫力处于低状态,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某些患者在皮损完全消失后,仍遗留有神经痛,这时可采取针灸、理疗等缓解疼痛。
宜吃食物
1.宜吃补肾健脾的杂粮粥; 2.宜吃含有维生素丰富的蔬菜; 3.宜吃含有纤维素方法粗粮。
忌吃食物
1.忌吃辛辣刺激性的蔬菜;2.忌吃苦寒,生冷的水果; 3.忌吃发性的肉食。
饮食原则
多吃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有助于疾病的康复,如新鲜的蔬菜、水果及牛奶、鸡蛋等。不可忽视补充微量元素锌,多摄取些含镁的食物,注意补充维B6和叶酸。长期抽烟、饮酒以及食用辛辣食物,会加重感染疾病的症状,因此患病后一定不要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