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eyao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查疾病 > 传染科 > 副流行性感冒
概述:副流行性感冒
疾病常识
1.病因

(一)发病原因

副流感病毒是副粘病毒属,呈球形,直径125~250nm,有包膜,单股RNA,,有4个型,4型又分为A,B两个亚型,在原代猴肾细胞或原代人胚肾细胞中均可分离到本病毒,由于本病毒从日本仙台一儿童死者分离,又称仙台病毒。

(二)发病机制

呼吸道病毒侵入人的呼吸道表面的纤毛上皮细胞后,在其内复制和扩散并直接引起受染细胞损伤,造成局部病变或产生全身毒血症状,某些病毒感染的组织损伤可能由机体免疫反应所介导,如呼吸道合胞病毒对呼吸道纤毛上皮细胞的直接破坏最轻,但能引起婴幼儿严重呼吸道疾病;最易罹患的年龄正是母传抗体水平最高的阶段;接种疫苗后反而使自然感染者的病情加重等均提示其发病可能与免疫反应有关,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病理改变有鼻,咽,喉黏膜充血,水肿,渗出与单核细胞浸润,部分细胞可发生变性,坏死,脱落,上皮细胞胞质或胞核内可见包涵体,病变程度与病毒种类,型别和感染部位有关,轻者数天后上皮细胞可再生而恢复正常,如病变累及细支气管,可发生上皮细胞坏死,剥脱,细支气管壁有广泛单核细胞浸润,纤维蛋白,细胞碎片和黏稠的黏液可堵塞管腔而致肺不张,肺气肿,病毒性肺炎最初表现为纤毛进行性减少,上皮细胞空泡形成,继之上皮细胞变性,肺泡实质性坏死,萎陷,肺泡壁也可见坏死和增厚,间质水肿和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并发细菌性感染时,可见黏膜充血,中性粒细胞浸润和黏液脓性分泌物,严重者可发生肺脓肿,败血症及多个器官的化脓性变化。

2.预防

1、常保持空气流通以及注意房间消毒,尽量避免与污染物及与患者接触。

2、多价及单价灭活疫苗能产生血清抗体,减毒活疫苗喷雾免疫效果正在观察中。

预防和治疗流行性感冒:  

1.板兰根、大青叶、贯众各30克,水煎代茶饮。

2.暑令病毒性感冒合剂:炙楷杷叶12克、鸭跖草15克,香薷6克、藿香、佩兰、厚朴各10克,每剂加水适量,浸泡半小时,武火煎10分钟,过滤取药液备用,每日1剂,分2次温服。适用于夏季暑热病毒性感冒。

兰地汤:板兰根50克、生地50克、寸冬20克、知母20克、桑叶20克、桔梗15克、蝉蜕15克,每日1剂,水煎2次,分2-3次温服,连服3次,适用于阴虚病毒性感冒。

 

 

诊断方法
1.症状

痉挛性咳嗽,流鼻涕,犬吠样咳嗽,咽痛,发烧,声音嘶哑


潜伏期3~6天。

1.原发感染 起病较急,大多有发热,流涕,咽痛,1,2型以哮吼为特征,有犬吠样痉挛性咳嗽,声嘶及程度不等的呼吸困难,有的并发吸气性喘鸣,体征可见胸壁凹陷,X线见声门下狭窄的特征性“尖塔影(steeple sign)”,可危及生命,3型在1岁婴儿表现为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1~3岁为哮吼,年长儿为支气管炎,病初常有约4天发热,小儿有下呼吸道病变的约30%,在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小儿,该型发生率很高,可形成巨细胞肺炎(giant cell pneumonia),4型属轻型感冒或无症状,不发热,通常不求医,副流行性感冒可诱发哮喘和使哮喘加重,也有并发腮腺炎,中耳炎的可能。

2.再感染 多见于学龄儿童及成人,可在初次感染数月或数年内反复受感染发病,一般为轻型普遍感冒,常不求医,老年人可引起肺炎。

 

2.检查

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减低,淋巴细胞相对增高,血沉正常。

鼻咽拭子病毒分离,一般摄片检查见声门下狭窄的特征性“尖塔影(steeple sign)”。

治疗方法
1.治疗

1、药物治疗:  

(1)病情较轻的患者多饮水,注意休息;  

(2)对症支持治疗。  

主要是对那些病情较重的患者。  

(3)吸氧  

对于那些呼吸困难者。  

(4)克仑特罗(氨哮素)气雾剂吸入或给皮质激素治疗;同时可试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滴鼻或超声雾化吸入。  

对于有哮喘者。  

2、手术治疗  

有喉梗死者考虑气管切开。  

3、抗病毒治疗

可用干扰素抗病毒。

2.护理

注意避免污染物及与患者接触,注意房间消毒及空气流通,多价及单价灭活疫苗能产生血清抗体,减毒活疫苗喷雾免疫效果正在观察中。

3.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宜吃清热解毒的食物; 2宜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 3宜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油腻的食物; 2忌吃辛辣刺的食物; 3忌吃刺激的饮料。


食疗方:(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  

1、预防:  

板蓝根,大青叶各50克,野菊花、金银花各30克。将上述4味花同放人大茶缸中,用沸水冲泡,片刻后饮用。代茶频服。功效清热解毒。适用于预防流行性感冒等。  

2、治疗:  

(1)症状为发热恶寒,头痛身寒,流涕等。   

生姜红糖茶:生姜1片,红糖适量,开水冲泡,代茶饮之。  

葱白粥:糯米30克,生姜2片,捣烂,入连须葱1节,加米醋1毫升,趁热饮。  

紫苏粥:白米25克,常法煮粥,粥熟放苏叶5克。  

(2)症状为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咳嗽、咽痛、目赤。  

菊花茶:菊花5克,开水冲泡,代茶饮。 

桑菊豆豉饮:菊花5克,桑叶5克,豆豉3克,煎水饮。   

薄荷芦根饮:芦根30厘米、薄荷25克,煎水饮用。  

白菜绿豆饮:白菜头1个,洗净切片,绿豆芽15克,煎水饮用。   

(3)症状为发热、头痛、头晕、鼻塞、声重、困倦乏力,纳减欲吐。   

藿香饮:鲜藿香叶5克,砂糖适量,煎水饮。  

饮食原则

1、饮食宜清淡稀软:因感冒患者脾胃功能常受影响,稀软清淡的食物易于消化吸收,可减轻脾胃负担。故宜食白米粥、牛奶、玉米面粥、米汤、烂面、蛋汤、藕粉糊、杏仁粉糊等流质或流质饮食。  

2、宜多饮开水:感冒者常发热、出汗,体内丧失水分较多。大量饮水可以增进血液循环,加速体内代谢废物的排泄,使体温得到及时的散发。因此,没有胃病的感冒者,饮用淡绿茶水,则效果更好。茶叶有很好的利尿作用,且兼发汗、健胃的功效,还能清消内热。  

3、宜多吃水果、蔬菜:蔬菜、水果能促进食欲,帮助消化,补充大量人体需要的维生素和各种微量元素,补充感冒食欲不振所致的能量等供给不足。风寒感冒,可多食生姜、葱白、香菜等;风热感冒,宜多食油菜、苋菜、蕹菜、菠菜等;暑湿感冒,宜多食茭白、西瓜、冬瓜、丝瓜、黄瓜等;邪热稍平时,则宜多食西红柿、藕、柑橘、苹果、杏、枇杷、甘蔗、荸荠等。  

4.禁吃咸食:食用咸食后易使致病部位黏膜收缩,加重鼻塞.咽喉不适等症状。而且过咸的食物容易生痰,刺激局部引起咳嗽加剧。  

5.禁食甜、腻食物:甜味能助湿,而油腻食物不易消化,故感冒患者应忌食各类糖果、饮料、肥肉等。  

6.禁食辛热食物:辛热食物易伤气灼津,助火生痰,使痰不易咳出,故感冒患者不宜食用,尤其葱一定要少吃。  

7.不宜吃烧烤煎炸的食物:此类食物气味刺激呼吸道及消化道,易导致黏膜收缩,使病情加重,而且也不易消化。

展开
疾病介绍

在成人中常引起轻型上呼吸道感染,而5岁以下儿童主要为下呼吸道感染,且发病率最高。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