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eyao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查疾病 > 外科 > 普外科 > 腹壁挫伤
概述:腹壁挫伤
疾病常识
1.病因

(一)发病原因

多为钝性暴力(如枪托,石块)或重物直接打击(车祸,重物挤压,高处跌落撞击)所致。

(二)发病机制

在外力直接作用下腹壁局部组织的连续性被破坏,皮肤,皮下甚至深部组织中的微小血管和淋巴管破裂,血液及淋巴液外渗,出现皮下出血,肿胀,较重者因深部组织的小血管破裂而形成血肿。

2.预防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

诊断方法
1.症状

腹肌紧张,右下腹压痛,微循环障碍,瘀斑,肠鸣


腹壁挫伤是外伤中较轻的损伤,其主要表现有:

1.伤部肿胀,皮下淤血,局部疼痛,压痛明显:局部肿胀是因血液及淋巴液渗出,引起微循环障碍而形成,挫伤组织中不同程度的出血所导致的皮下淤血亦有下列情况:若仅限于皮肤本身小出血灶称为瘀点;皮内及皮下出血则形成瘀斑;出血量较多,渗布于各层组织间,并积聚局部而谓之血肿,如有血肿则局部肿胀更明显,疼痛则因局部感觉神经末梢受到损伤或因血液,淋巴液渗出,腹部压力增高的刺激所致。

2.病变周围肌紧张,肠鸣音正常或减弱,当腹肌紧张,腹压增加时疼痛加重,屈身静卧时疼痛减轻。

3.严重者可有腹壁肌纤维撕裂和深部血肿。

4.一般挫伤多无全身表现,挫伤广泛时,患者可出现发热。

 

2.检查

怀疑有脏器损伤或深部血肿时,可行影像学检查,酌情选用B超,X线摄片或CT扫描等。

治疗方法
1.治疗

手术治疗  

腹壁挫伤主要采取保守治疗。使患者卧床休息,先期局部冷敷以减少出血及渗出,48h后可进行热敷,促进血肿吸收。亦可用按摩乳、类肝素(喜疗妥)等药物局部涂擦按摩,以减轻疼痛,促进肿胀消散吸收。血肿较大时可穿刺抽出积血并加压包扎。如仍有活动性出血,则血肿进行性增大,应尽早手术,清除血肿,结扎出血点。  

挫伤较重者,为预防感染可适当应用抗生素治疗。

2.护理

(1)加强社会宣传劳动保护、安全生产、安全行车、遵守交通规则等的知识,避免损伤等意外的发生。

(2)普及各种急救知识,在发生意外损伤时,能进行简单的自救或急救。

(3)无论腹部损伤的轻重,都应经专业医务人员检查,以免贻误诊治。

(4)出院后要适当休息,加强锻炼,增加营养,促进康复。若有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伤口红、肿、热、痛等不适,应及时就诊。

3.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宜吃促进伤口愈合的食物; 2、宜吃抗菌消炎的食物; 3、宜吃促进营养物质吸收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腌制的食物:如咸蛋、咸鱼、咸肉; 2、忌吃油腻的食物:猪油、肥肉、羊油; 3、忌吃容易产气的食物:如洋葱、红薯、黄豆。


饮食原则

1、加强营养,多食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高的膳食,可吃鸡肉、瘦肉、虾、牛奶、豆腐、豆类等。  

2、预防感染可吃针鱼、泥鳅、鲥鱼、金针菜、油菜、芋艿、绿豆、赤豆、马兰头等。  

3、供给易消化吸收的蛋白质食物,如鸡蛋、鱼类等。  

4、少吃油腻过重的食物。  

5、忌烟、酒、腻、油煎、霉变、腌制食物。  

6、禁忌生蒜、芥菜等辛辣食物。  

7、忌食过酸、过辣、过咸的食物。

展开
疾病介绍

腹壁挫伤(contusion of abdominal wall)系指腹壁软组织连续性受外伤作用而分离,并无解剖上完全中断。若致伤力为螺旋方向,形成的腹壁挫伤称为腹壁捻挫伤,其损伤更为严重。临床诊断应注意排除腹内脏器伤。轻微的腹壁挫伤以保守治疗为主,疑有活动性出血时及早手术。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