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倦过度(25%):
中医认为,肺炎球菌肺炎常因劳倦过度、醉后当风等人体正气不足之时,感受风热之邪或风寒之邪入里化热所致。患者有受凉淋雨、疲劳、醉酒病史。
免疫力低下(45%):
当呼吸道防御功能削弱,呼吸道受病毒感染,破坏支气管粘膜的完整性,易诱发细菌感染。常见于受寒、疲劳、饥饿、酒醉、麻醉、昏迷、免疫缺陷病、充血性心衰等情况。
发病机制
肺炎球菌一般通过吸入,经上呼吸道到达肺部。它们停留在细支气管内增殖并引起炎症过程,开始在肺泡腔内产生大量蛋白质的液体,这种液体起着病菌培养介质的作用,并可帮助病菌向邻近肺泡扩散,典型的结果是导致大叶性肺炎。
大叶性肺炎的最初阶段是充血,特点是大量浆液性渗出物,血管扩张及细菌迅速增殖。下一阶段叫做"红色肝样变",即实变的肺脏呈肝样外观:气腔充满多形核细胞,血管充血及红细胞外渗,因此肉眼检查呈淡红色。接着是"灰色肝样变"期,该期的纤维蛋白集聚与处于不同分解阶段的白细胞和红细胞有关,肺泡腔充满炎症渗出物。最后阶段是以渗出物吸收为特征的消散期。
1、肺炎球菌肺炎为细菌性肺炎最常见的,近年由于抗生素广泛应用,临床上以轻型或不典型者为常见,多数预后良好,经合理治疗2周左右多可康复,但年老体弱,原有慢性疾病,病情严重并发休克者预后较差,因此须注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加强耐寒锻炼;避免淋雨受寒,醉酒,过度疲劳等诱因;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慢性心肺疾病,慢性肝病,糖尿病和口咽部疾病等,可预防肺炎的发生。
2、接种疫苗。
咳嗽伴胸痛,高热,胸痛,痰中带血丝,发热伴咳嗽、咯痰、胸痛
患者常有受凉淋雨,疲劳,醉酒,精神刺激,病毒感染史,半数病例有数日的上呼吸道感染的先驱症状,起病多急骤,有高热,半数伴寒战,体温在数小时内可以升到39-40℃,高峰在下午或傍晚,也可呈稽留热,与脉率相平行,患者感全身肌肉酸痛,患侧胸部疼痛,可放射到肩部,腹部,咳嗽或深呼吸时加剧,痰少,可带血丝或呈铁锈色,胃纳锐减,偶有恶心,呕吐,腹痛或腹泻,有时误诊为急腹症。
患者呈急病容,面颊绯红,皮肤干燥,口角和鼻周可出现单纯性疱疹,当肺炎广泛,通气/血流比例减低,出现低氧血症,表现为气急,紫绀,有败血症者,皮肤和粘膜可有出血点;巩膜黄染;颈有阻力提示可能累及脑膜,心率增快,有时心律不齐,早期肺部体征无明显异常,仅有胸廓呼吸运动幅度减小,轻度叩浊,呼吸音减低和胸膜摩擦音,且实变时有典型的体征,如叩浊,语颤增强和支气管呼吸音,消散期可闻及湿啰音,重症可伴肠胀气,上腹部压痛可能由于炎症累及膈胸膜外周,严重感染可伴发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和神经症状,如神志模糊,烦躁不安,嗜睡,谵妄,昏迷等,须密切观察,积极救治。
当人体对荚膜抗原产生足够的特异性抗体时,二者结合,在补体参与下,有利于吞噬细胞对细菌的吞噬,发病第5-10天时,发热可以自行骤降或逐渐减退,使用有效的抗菌药物可使体温在1-3天内恢复正常,病人顿觉症状消失,逐渐恢复健康。
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多数在10-30×109/L,中性粒细胞多在80%以上。
2、痰涂片检查: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和革兰阳性成对或短链状球菌。
3、痰培养:在24-48h可以确定病原体。
4、X线检查:近年来典型的X线片已较少见。
5、肺炎球菌肺炎胸部X线检查:肺叶或肺段分布的均匀致密的大片状实变阴影。
一、抗菌药物治疗。
一经诊断应立即开始抗生素治疗,不必等待细菌培养结果。对肺炎球菌肺炎,青霉素G为首选。亦可用林可霉素每日2g静脉滴注;重症患者还可其他头孢菌 素,如头孢噻吩,头孢唑啉;氟喹诺酮类药物,如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抗菌药物疗程一般为5-7天,或在退热后3天停药。
二、支持疗法。
病人应卧床休息,注意足够蛋白质、热量和维生素等的摄入,观测呼吸、心率、血压及尿量,注意可能发生的休克。有明显胸痛,可给少量止痛剂,如可待因 15mg可予缓解。不用阿斯匹林或其他退热剂,以免大量出汗,脱水,引起临床判断错误。鼓励饮水每日1-2L。中等或重症患者应给氧。
三、并发症的处理。
四、感染性休克的治疗。
预后
虽然青霉素的发现使肺炎球菌性肺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大降低,但在已知病原菌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死亡病例中,肺炎球菌肺炎约占85%。本病总死亡率为10%,且治疗对疾病最初5天内的死亡率影响很小。预后不良的因素为:年龄过小或过老,特别是1岁以下及60岁以上;血培养阳性;病变范围超过1叶;周围血白细胞计数<5000/ml;有其他疾病存在(如肝硬化,心力衰竭,免疫抑制,血内丙种球蛋白缺乏,脾切除或脾功能丧失,尿毒症);某些血清型(尤其是第3和第8型)的病原体以及发生肺外并发症(如脑膜炎或心内膜炎)。
接受治疗较早的轻型病人,一般在24~48小时内体温下降;但病情严重的病人,特别是具有上述预后不良病症的病人,往往需4天或4天以上才能退热。如果临床症状逐步改善,而且病因明确,不应改变治疗方针。
当病人仍无好转时,需考虑以下因素:病因诊断错误,药物反应不良,疾病已属晚期或重复感染,有关的疾病使病人抵抗力低下,非住院病人用药方法不符要求,致病的肺炎链球菌菌株有耐药性,以及有并发症(如脓胸)而需要引流或有转移感染灶需加大青霉素剂量(如脑膜炎,心内膜炎,脓毒性关节炎)。
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有规律地进行活动和锻炼,避免劳累。
宜吃食物
1、宜吃清淡、流质、松软的食物;2、宜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3、宜吃富含钙、铁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油腻难消化食物;2.忌吃油炸、熏制、烧烤、生冷、刺激食物;3.忌吃高盐高脂肪食物。
适宜饮食(以下资料仅供参考,详细情况询问医生)
灵芝:灵芝可增强人体的免疫力,这是因为灵芝含有抗癌效能的多糖体,此外,还含有丰富的锗元素。锗能加速身体的新陈代谢,延缓细胞的衰老,能通过诱导人体产生干扰素而发挥其抗癌作用。灵芝是食品中含锗量最高的食品。
香菇:香菇所含的香菇多糖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新鲜萝卜:因其含有丰富的干扰素诱导剂而具有免疫作用。
人参蜂皇浆: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及内分泌的调节能力,并含具有防癌作用的蜂乳酸。
在饮食上要多食用一些菌菇类的食品和黄芪等中草药,水果,蔬菜等绿色食品也有不错的增强免疫力的效果。每天喝一杯酸奶或一碗鸡汤,多喝水或绿茶,将积聚在喉咙的病菌冲走。蘑菇,猴头菇,草菇,黑木耳,银耳,车养,百合等:都有明显增强免疫的作用。
饮食禁忌
忌辛辣油腻食物:肺炎属急性热病,消耗人体正气,影响脏腑功能,易于导致消化功能降低,食物应以高营养、清淡、易消化为宜,不要吃大鱼、大肉、过于油腻之品,以免中焦受遏,运化不利,营养反而不足。油腻之品大多性属温热,可以生内热,湿滞为痰,不利于肺气的早康复。
辛辣食品性质温热,易化热伤津,而肺炎又属热病,两热相加,犹如负薪救火,使病情加重。所以,肺炎患者在膳食中不应加入辣椒、胡椒、芥末、川椒等调味品。酒也属辛热之品,可刺激咽喉及气管,引起局部充血水肿,肺炎患者应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