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eyao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查疾病 > 内科 > 消化内科 > 呃逆
概述:呃逆
疾病常识
1.病因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15%):

如脑炎,脑膜炎,脑肿瘤,脑积水,脑血管病变等,当病变波及延髓时较易发生呃逆。脊髓炎,颈髓病变或脊髓痨并发膈危象。

周围神经病变(10%):

呃逆主要因迷走神经与膈神经受到刺激所致,消化系统多种病变,胸腔与纵隔疾病等均是引起呃逆的常见病因。

横膈以下腹腔内病变(12%):

常见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胃扩张或胃胀气。胃,肠麻痹。幽门梗阻。肠梗阻或肠胀气。肝曲或脾曲综合征,即结肠肝曲或脾曲高度胀气。手术后高度腹胀,在胆囊术后,胃肠术后,前列腺或膀胱术后发生呃逆较多见。肝脓肿,膈下脓肿或肝癌。胆囊炎或胆石症。弥漫性腹膜炎。大量腹水致横膈抬高等。

横膈以上胸腔内病变(10%):

多见于肺,支气管及胸膜疾病,如下叶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支气管扩张等。纵隔肿瘤。食管,贲门部肿瘤。急性心肌梗死,心包炎。急性肺动脉栓塞。降主动脉瘤等。胸腔内大手术后。

横膈本身病变(8%):

多见于膈胸膜炎,先天性膈疝或食管裂孔疝等。

全身性或中毒性疾病(5%):

呃逆可见于全身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急性重症胰腺炎,伤寒,中毒性痢疾等;在急性酒精中毒,强酸,强碱中毒或尿毒症者也可引起呃逆;少数糖尿病并发胃轻瘫时也可引起呃逆。

癔症或神经性呃逆(5%):

多见于吞气症(神经性嗳气)者,常因连续吞咽空气后,可随意表现为呃逆的动作。

发病机制

呃逆的发生机制较为复杂,呃逆的产生无疑是一种神经反射活动,其低级反射中枢一般位于第3,第4节颈髓(但仍受到延髓呼吸中枢的控制),刺激或冲动的传入多来自膈神经或迷走神经的感觉纤维,呃逆的发生除了神经反射以外,还必须有呼吸肌的参与才能完成,膈肌,肋间肌等呼吸肌的阵发性痉挛,收缩是起协同作用的重要因素。

2.预防

1、放弃碳酸饮料。苏打水中的碳化合物包含空气,当这些空气进入到胃中,会产生很多气体,从而出现打嗝。

2、慢点吃东西。吃得越慢,气体越难以进入胃中。吃得快则相反。

3、在咽下食物的时候尽量咀嚼彻底。每一口咀嚼20次可以有效减少气体进入胃中。

4、避免嚼口香糖。吞咽唾沫使得气体进入胃中。如果必须咀嚼口香糖的话,确保嚼的时候嘴是闭着的 。

5、避免吃一些产生气体的食物。比如洋葱、牛奶、冰淇淋、酒精饮料、薄荷和巧克力。

诊断方法
1.症状

呼吸困难,肠麻痹,恶心,剧烈头痛


因呃逆时伴有声带的闭合,所以常常产生一种特殊的声音,一听到这种声音就可判断是呃逆所致。

由于引起呃逆的病因甚多,所以对其病因诊断应根据病史,临床表现,体检,并结合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来完成。

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呃逆发生的诱因,频率,持续时间,是否影响进食或睡眠,既往呃逆发作状况等甚为重要,如患者多年来经常有呃逆发作,无须治疗或经一般对症治疗后呃逆即可停止,多提示呃逆系饮食不当,胃肠道胀气或神经性因素所致;如果呃逆正在胸,腹部大手术后发生,多提示呃逆系因胃肠麻痹,胀气或膈肌受到刺激所致;如果白天呃逆频繁发作也无其他症状伴随,夜间并不影响睡眠(睡眠时呃逆可停止发作),则多为神经性因素所致;若患者呃逆的同时伴随有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且伴有病理性神经反射,则多提示呃逆是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所致;如呃逆伴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或胸痛等症状,应考虑有肺,支气管或纵隔病变;呃逆同时伴有反酸,胸骨后烧灼感,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进食梗阻感等,应考虑到呃逆系因消化性溃疡,胃癌,反流性食管炎,贲门癌,食管癌,食管裂孔疝或肝,胆道病变所致,因此,经详细询问病史,认真的体检之后,多数患者的呃逆可大致明确其病因。

2.检查

如考虑呃逆系因全身性感染,中毒或尿毒症引起时,则应行相应的实验室检查,例如疑为败血症时应行血液分析,血培养或骨髓培养等检查,尿毒症时应行肾功能检查等。

1.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可观察食管,贲门,胃及十二指肠有无炎症,扩张,狭窄,溃疡或肿瘤性病变,有无食管裂孔疝或贲门失弛缓存在,对呃逆的病因诊断常有重要的帮助。

2.胸,腹部平片:X线胸片可观察有无支气管,肺及纵隔病变;腹部平片可观察有无肠腔高度胀气(包括结肠肝曲和脾曲),有无肠梗阻表现,横膈上下有无异常等。

3.胃镜检查:对呃逆病因不明确,行胃镜检查是必不可少的,与钡餐检查相比较,内镜检查对疾病的诊断价值更高。

4.腹部B超检查:怀疑呃逆是胆石症,胆囊炎或肝脓肿,肝癌等肝胆病变引起者,应首选B超检查,B超对这些病变的诊断可提供重要信息或诊断依据。

5.CT或MRI检查:如考虑呃逆是系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所致,则应及时行颅内CT或MRI检查,以确定病变部位或性质,如胸部或腹部病变在其他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时,也可行CT,或MRI检查,以进一步协助诊断。

治疗方法
1.治疗

(一)治疗(以下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寻问医生。)

只有当明确了呃逆的病因及其发生机制之后,才能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例如胃肠道、胆道等腹腔内手术之后患者发生频繁的、不能终止的呃逆,其原因主要是腹部高度胀气、肠麻痹或炎症、机械性刺激膈肌所致,此时的治疗主要是采取减轻或消除腹胀、增加肠蠕动、减轻炎症等措施,经积极治疗后呃逆常可逐步停止发作。又例如,经询问病史、认真的体格检查、有关的实验室或特殊检查均无异常,结合呃逆发作的特点,在排除了多种器质性病变之后,可确定患者呃逆的原因主要是精神因素所致(亦称神经性或癔症性呃逆),则治疗主要是针对患者的发病诱因做耐心的心理治疗,并再辅以镇静药或抗忧郁剂治疗,常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对于轻度或短暂发作的呃逆,一般无须治疗,常可自然停止发作。少数患者呃逆发作频繁、持续时间长(连续不断呃逆数天者),严重影响患者饮水、进食与睡眠,并导致患者精神紧张,甚至有一定的恐惧感,对这种顽固性呃逆,在治疗上除积极寻找发生呃逆的病因外,可试用以下治疗措施。

1.机械方法

(1)让患者深吸一口气后憋住气,并用力做呼气动作(腹部用力鼓起,但不要将空气呼出),持续10多秒钟后再将气体呼出,此法可反复多次进行。

(2)用棉签或压舌板、筷子等物刺激咽后壁或腭垂,诱发患者出现恶心或呕吐动作,有时可反射性的使呃逆突然停止。

2.药物治疗

应初步判断严重或顽固性呃逆的可能原因,在此基础上采取不同的药物治疗。

(1)应用胃肠促动力药:如考虑呃逆系胃肠高度胀气或肠麻痹引起,可应用促胃动力剂。此类药物有多潘立酮(商品名:吗丁啉)、莫沙必利(商品名:加斯清、瑞琪等)、依托必利及三甲氧苯丁氨酯(商品名:舒丽启能)等,可酌情选用。当胃肠内积聚的大量气体排出体外后呃逆可逐渐缓解。

(2)应用抗分泌药及胃肠黏膜保护剂:如呃逆系反流性食管炎、消化性溃疡等上消化道炎症、溃疡性病变所致,则可选用抗分泌药及胃肠黏膜保护剂治疗。前者可选用H2受体拮抗药,包括西米替丁(商品名之一:泰胃美)、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商品名之一:高舒达),也可选用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商品名有:洛赛克、奥克、奥美等)、兰索拉唑(达克普隆)、泮托拉唑或雷贝拉唑(商品名:波利特)。黏膜保护剂可选用铝碳酸镁(商品名:达喜、威地美)、硫糖铝、米索前列醇(商品名:喜克溃)、铋制剂(商品名:果胶铋、比特诺尔等)、复方三硅酸镁(盖胃平)或十六角蒙脱石(思密达)等。

(3)应用哌甲酯(哌醋甲酯)注射液,商品名为利他林或利太林(Ritalin):肌内注射或静脉推注,也可静脉滴注。该药是作用较弱的呼吸中枢兴奋剂,对多数顽固性呃逆患者,不论是何种病因所致,经Ritalin治疗后呃逆可得到暂时缓解或减慢发作的频率,或延长两次发作的间隔时间等,少数患者应用后可终止发作。这种效果已被多数呃逆患者治疗后得到证实。但其治疗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推测可能系Ritalin在兴奋呼吸中枢后,再反射性的抑制了呃逆发作的反射弧,也可能是Ritalin促进了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内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5-羟色胺等递质释放有关。常用剂量为20mg肌注,无效时可间隔4~6h重复1次,如2~3次注射后呃逆仍不能终止,一般不宜再继续肌肉内使用。静脉应用的效果优于肌内注射,方法为20mg加入生理盐水10ml缓慢静脉推注;推注过程中如呃逆突然终止,即可停止推注(有些患者可表现为欣快感)。在推注过程中呃逆未能终止,而患者无任何不适时,可将药液继续推完。也可采用静滴方法,将40mg哌甲酯(利他林)加入50~100ml生理盐水中,滴速可稍快,并严密观察病人反应,一旦呃逆终止,则应停止滴注。遇有高血压、冠心病或脑血管病变者,应慎用或禁用。

(4)应用利多卡因或氯丙嗪静脉滴注治疗:对于少数顽固性呃逆患者,暂不能确定其病因,在上述多种方法治疗无效时,可考虑应用利多卡因或氯丙嗪静脉滴注治疗,目的是终止呃逆的反射弧,并解除膈肌、呼吸肌的持续性痉挛收缩,常可取得较好效果。方法为葡萄糖或生理盐水100ml中加入利多卡因100mg,缓慢静滴,并严密观察病情及心率及节律变化,当呃逆停止时即可停药。如滴完后呃逆仍未终止,则间隔4h后可重复滴注1次,若2次都无效,则不再应用利多卡因。也可采用氯丙嗪25~50mg加入葡萄糖或生理盐水100ml中缓慢静滴,并严密观察病情及血压变化,呃逆一旦终止即可停药,无效时可间隔4~6h后再重复滴注1次,若2次无效则应停止滴注。

(5)针灸或中草药治疗:临床实践证明,某些顽固性呃逆患者,经针灸、耳针或中草药治疗后呃逆可终止或减轻。

(二)预后

一般良好。

2.护理

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有规律地进行活动和锻炼,避免劳累。

3.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宜吃疏肝,健脾和胃食物; 2.宜吃含有维生素的蔬菜; 3.宜吃顺气通便蔬菜,水果。

忌吃食物

1.忌吃肥腻的肉食; 2.忌吃海鲜; 3.忌吃辛辣的蔬菜。


饮食方面要做到规律、合理,即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为主。选择营养价值高的植物或动物蛋白,如蛋类、鱼类、瘦肉、各种豆制品等。

展开
疾病介绍

呃逆(hiccough)是指膈肌(横膈)不自主的间歇性收缩运动,造成空气突然被吸入呼吸道与消化道内。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回到顶部